-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 运动在Ⅱ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措施。糖尿病病人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12~14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运动总原则: 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治疗的益处 刘和满研究显示 86例参加室外有氧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基本能控制血糖达标(空腹血糖3.8~6.3mmol/L,餐后2h血糖8~10mmol/L),均收到满意效果。 沈犁等研究显示 实施强化指导的干预组体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其中,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幅度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黄彩华等研究证实 24周有氧结合抗阻力运动,显著降低了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脂联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薛桂月等提出 临床工作中内分泌医师并没有根据个性化的原则制定糖尿病运动处方,大多数只能比较笼统地进行指导,由此患者对选择运动方式和掌握运动强度常常出现困惑,一味的盲目运动使血糖出现或高或低的状态,最终导致运动治疗不能持续而放弃,并单纯地追究药物治疗。 张凌云等提出 国内外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已经证明了运动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运动疗法的实施往往不尽人意,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一个能够广泛应用的运动实施方案,将运动纳入每个适应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 即使血糖平稳也应进行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不运动,后果将会很“严重” 运动评估 运动治疗的适应症 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合并有各种急性感染 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或血糖波动大,频繁出现低血糖者 伴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和加重 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180mmHg) 运动前患者的准备 运动前患者的准备 运动前的代谢指标控制: 未出现酮体,若血糖<16.7mmol/L; 出现酮体,血糖≤14mmol/L; 收缩压<180mmHg; 运动前血糖<5.6mmol/L,应摄入额外的碳水化合物后运动。 运动前患者的准备 检查的内容包括: 运动前后的血糖 心电图 眼底检查 足部及关节检查 下肢血管检查 运动前患者的准备 检查的内容包括 运动前后的血糖 心电图 眼底检查 足部及关节检查 下肢血管检查 肾脏检查 建立完整的病史档案 运动治疗的方法与计划 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每次运动时间持续20-30分钟为宜,最好在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此时运动不易发生低血糖 黄昏时是人人心律血压最平稳的时候,应激能力也最强,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宜选择此时运动 坚持运动三部曲 运动三部曲 运动强度和量 运动强率和量应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有无并发症,以及病人工作生活特点、文化背景、喜好、以住运动量、社会支持系统等决定 对于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要求运动消耗的能量要大于饮食摄入的能量 年龄在70岁以下,无严重合并症,注意饮食控制者,一天运动消耗量在300千卡左右为宜 不同强度运动消耗能量比较 不同强度的运动方式 不同强度运动消耗能量比较 大强度5分钟(快跑、游泳、跳绳) 中强度10分钟(做操、平地慢跑、羽毛球) 低强度20分钟(跳交谊舞、平地骑车) 最低强度30分钟(散步、打太极拳、做家务) 运动强度的计算 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 概念: 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吸入的氧气量基本相等,没有缺氧的存在,有氧运动能提高氧气的摄入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的多余热量 特点: 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 大肌肉群参与 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增加肺功能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 常见形式: 快走、慢跑、爬楼梯、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打球 运动方式—无氧运动 概念:是肌肉在 “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很难持续较长时间,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特点: 氧气的摄取量低 由于速度过快、爆发力过猛,人体的糖分来不及经氧气分解,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 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运动方式—无氧运动 常见形式: 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股力训练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教会患者防止低血糖,不要在空腹时运动,运动随身带糖尿病求助卡及糖果,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立即进食 运动前做全面的身体检查,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运动计划 注意损伤,运动周围环境应安静、空气清新、暮练好晨练 注重鞋袜柔软舒适性,且透气性强,严禁赤脚。养成习惯,每次运动结束后仔细检查双足皮肤有无异常情况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强调带足够的水,尤其是天气较热的夏天 防寒防暑,看天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