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 章个人移动的辅助器具和自助器具.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如厕类 1.轮椅式便池 2.加高坐垫 (六)阅读书写类自助器具 加粗笔 免握笔 翻书器 (七)通讯交流类自助器具 1.打电话自助器具为固定于电话听筒上一“U”形物品(无绳电话),帮助抓握困难者持电话,而手功能更差者需使用免提电话,不需要拿起话筒。 2.电脑输入自助器具 (1)敲键杖 (2)改装键盘 (3)改装鼠标 3.沟通板 (八)取物类自助器具 1.拾物器 2.长柄夹 (九)文娱类自助器具 1.持牌器 2.游戏手柄 1.可以提高个体的能力以达到使用者在环境中的功能独立性。 2.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学习和交流能力。 3.须足够的简单,使用者或照顾者能较短时间内学会合理使用。 4.可以按个体需要调节,并随着个体的功能进展而调节。 5.须强调在社区中的功能以及帮助其很好的融入社区,而不是突出其在社区中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差异。 6.需要美观,如果患者不喜欢则很难达到治疗目的和规范地使用。 7.使用的材料对患者无损害,轻便、舒适、易清洁。 8.材料价格低廉,购买方便。 坐姿系统(seating system)是一类用于辅助躯干保持坐姿稳定的辅助器具,主要用于严重的躯干控制功能障碍的患者,如四肢瘫者。 坐姿系统的分类 按身体控制部位分类 躯干坐姿系统、头躯干坐姿系统、躯干下肢坐姿系统、头躯干下肢坐姿系统、躯干下肢足坐姿系统、头躯干下肢坐姿系统。 按照材料和结构分类 普通型坐姿系统、模塑型坐姿系统和可调节型坐姿系统。 普通木制坐姿系统 金属制的坐姿系统 模塑型坐姿 负压微粒袋型坐姿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坐姿 坐姿系统的选择 手自由式 手依赖式 手支持式 成人坐姿系统 儿童坐姿系统 座垫的作用: 座垫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承重面积,降低局部压强,均匀分配压力,预防皮肤擦伤和压疮;提供足够的承托,使乘坐者舒适,坐姿稳定。 泡沫塑料垫(foam cushions) 有多种厚度、形状和款式,有一定均压作用,价格便宜;但透气、散热、吸湿性较差,常用透气吸湿性好的材料制作垫套来吸汗。 海绵垫(sponge cushions) 价格较低,加工改造也较方便,但是易变形,耐用程度和透气性较差。 凝胶垫(gel cushions) 由粘性凝胶制成,受到挤压凝胶能随使用者的身体活动改变形状,以减少骨头突起部位的压力,有很好的均压作用。坐在上面会感觉比较凉快,但比较重。 纤维垫(fiber-filled cushions) 柔软易滑移,有一定的透气性、散热性、散湿性,与泡沫塑料座垫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充气垫(air filled cushions) 具有很好的均压性、透气性及散热性,对改善下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苦、防止异味,均有明显效果,夏天使用较为舒适,但是稳定性不足,易被划破。 充水垫(water filled cushions) 均压性好,可降低皮肤组织温度,预防压疮形成;但扎破后易漏,移动时有水声。 复合型座垫(mixed cushion)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结合制作的座垫,如将凝胶和记忆海绵结合,座垫臀部的位置使用凝胶材料,其他部分为慢回弹聚氨酯海绵材料,这样上层较软下层稍硬,既有较好的减压性,也具有相应的支撑性,目前较为流行。 重点考虑座垫的均压性、稳定性、透气性和耐用性等因素。 海绵座垫可以减少臀部的受压,但仍会产生剪切力。充气、凝胶等低拉扯、低摩擦的座垫才能较为有效的克服剪切力。 对于不能控制躯干的患者而言,座垫的稳定性很重要。 座垫透气性差,使用者容易出汗,造成压力点的潮湿,增加了压疮的发生率。 通常凝胶座垫较凉爽,有沟槽或排气材料制成的座垫较透气,棉质座垫较吸汗。 四点步 先出左侧腋杖,迈出右足,然后出右侧腋杖,最后迈出左足,共四步,所以称为四点步。常用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患者。 三点步 先出杖,再迈出患足,然后再迈健足的步行方式。双侧杖只作为一点。常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开始部分负重训练时,以及脊髓损伤患者。 两点步 先出杖和患足,然后再迈出健足,杖和患足作为一点,健足作为另一点,交替步行。这种方法在下肢骨折患者早期下地步行时运用,患肢不能负重者应用较多。 按照健足迈出的位置可分为摆至步和摆过步两种。 摆至步:先出杖,迈出健足时足尖与杖水平,这种步行方式步幅较小,也相对安全,多用于刚开始步行训练者。 摆过步:先出杖,迈出健足时足尖越过双侧杖水平线,此种方式步幅较大,速度较快,患者的上肢和躯干要有较好的控制力,否则容易摔倒。 上楼梯 健手扶楼梯扶手,手杖或肘杖放在患侧下肢侧,健手先向前向上移动;将健侧下肢迈上一级楼梯,最后迈上患侧下肢 应用双侧肘杖时,先将健足迈上一级楼梯,身体前倾,然后将肘杖和患足迈上

文档评论(0)

dali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