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战争与和平 · · 活动体验1: 1、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张照片。 2、找出该照片最让你心动的地方。 3、就该照片谈谈你有哪些感受。 鉴赏照片 鉴赏要点: · · 学法总结: 读图要领 1、了解照片背景(社会、时代、历史) 2、把握照片细节(对比、冲突) 3、展开联想和想象 4、揣摩作者意图(结合背景) · 这张照片摄于1945年。纳粹溃逃后,宁静的午后,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路上,表情漠然,脚步缓慢,对于眼前的惨象,似乎无动于衷。遍布的尸体与少年的表情形成强烈对比。作者通过这张照片来反映战争对儿童心灵的戕害,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 活动体验2:拟标题 为你感受最深的照片加一个贴切的标题。 要求: 1、紧扣照片内容。 2、反映作者意图。 3、词语有表现力。 · 希望在废墟中哭泣 · 悲欢拥抱 · 爸爸,别去 · 活着的感觉 · 幸福 · 狂欢 · 活动体验3:拟解说词 指导: 1、介绍照片的来历(作者、时间、地点) 2、介绍照片的内容(人物、景物、细节) 3、介绍照片所表达的内涵。 4、介绍照片在发表后产生的影响。 5、表达自己的读图感受,引起共鸣。 · · 示例: 1937年8月28日下午4时,三架日本轰炸机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轰炸后记者王小亭抓拍到了这张照片。远处是轰炸后的废墟,一个衣衫破烂的幼儿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他的亲人在哪里?已经被炸死,还是受伤?无人知晓。这张照片发表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也让他们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照片一 · ·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在我们周遭,正有无数这样的图像在形成、在发生,你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漠然地擦肩而过? 饥饿的苏丹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