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docVIP

毕业设计(论文)《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 PAGE PAGE 2 毕业生论文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 摘 要 综述了紫外光(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UV 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光固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水性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和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关键词: UV 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 Abstract Summary of the ultraviolet (UV) curable of research, including: UV curable urethane acrylate oligomer; light curing of organic / 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s; waterborne UV curable and UV curable hyperbranchedurethane acrylate. Key words: UV curing; urethane acrylate; modified 1 前言 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涂料工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以美国加州著名的“66 法则”和美国环保局1977 年提出的“4E”原则(Economy、Efficiency、Environment和Energy)为标志,涂料朝着省资源、省能源、无污染方向发展,随后相继出现了水性涂料、粉末涂料、辐射固化涂料、高固体份涂料等系列“节约型”涂料。紫外光(UV)固化涂料是一种受紫外光照射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涂料。与传统的自然干燥或热固化涂料相比,UV固化涂料除了具有固化速度快、节省能源、涂膜性能优良、对基材的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含挥发性大的溶剂,从而有利于消除VOC(挥发性有机物) 对环境的污染,也节省了有机溶剂。UV固化涂料的第一个产品——木器光固化涂料由德国拜耳(Bayer)公司研制成功,并于1968年推出了商品化产品,即“芬斯吉达尔UV10”商品。这种产品以不饱和聚酯为主,加入大量苯乙烯作为活性稀释剂,主要用于木器表面的涂装,称作第一代UV 光固化涂料[1]。 随着UV光固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1970年美国Sun 化学公司、Immont公司研制了丙烯酸酯系列光固化油墨,接着便开发了被称为第二代UV光固化涂料的丙烯酸酯系列光固化涂料。第二代光固化涂料是丙烯酸酯体系,原理是在齐聚物的末端通过丙烯酸酯化引入双键作为交联反应的官能团。这一代UV光固化涂料反应活性高、品种多,常用的除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外还有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等。UV固化涂料自实现商品化以来,其发展势头迅猛,保持着12%-15%的年增长速度,其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木器涂装发展到纸张、塑料、玻璃、陶瓷、金属部件、医疗器械、电子元件、信息记录介质、感光印刷和光学纤维等工业生产领域。在亚洲,紫外光固化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其市场增长率高于8%,而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估计年增长在25%以上。PUA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U V 固化的齐聚物,具有固化速度快,易与其他树脂混溶,涂膜的韧性、附着力、耐热性、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好等特点;但价格较贵,所以一般只用于对硬度、耐化学品性及柔性等要求较高的涂层或与其他齐聚物配合使用。现广泛用于高性能罩光漆中。PUA由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基酯和多羟基化合物反应制得。选用不同的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基酯和多羟基化合物,可得到许多种结构、性能不同的PUA。 2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2.1. 溶液法 由于二异氰酸酯与羟基的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所以经常使用溶液法来达到控制反应热的目的。工业生产中,大多数应用此法,因而关于这方面的专利也比较多。据报道,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甲乙酮、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溶液法的特点是能够及时地撤出反应放出的大部分热量,使得反应易控制,体系黏度低,反应转化率高。但是溶剂的使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毒性,溶剂的去除较困难,固化膜收缩率高,体系固化速度降低,削弱了齐聚物赋予涂膜的优良性能等。此外 ,有机溶剂的加入给预聚物的颜色带来不利影响 ,易变黄 ,不易制得浅色预聚物,再加上环保条例的限制,溶液法逐渐被乳液法所取代。 2.2 本体法 本体法仅由单体和少量引发剂组成,因此产物纯度较高,后处理工艺也简单。使用本体法合成PUA预聚物,将有助于提高涂料的固含量,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和排放,生产过程更趋于环保。但此法存在的主要缺点就是反应时体系黏度较大,反应热不易控制,反应转化率低,而且容易产生-C=C-加成聚合的副反应,从而导致合成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