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集团管控架构的演进 一项定性比较分析(QCA)尝试_王凤彬 管理世界 2014.pdf

央企集团管控架构的演进 一项定性比较分析(QCA)尝试_王凤彬 管理世界 2014.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央企集团管控架构的演进:战略决定、制度引致还是路径依赖?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央企集团管控架构的演进:战略 决定、制度引致还是路径依赖?* ——一项定性比较分析(QCA)尝试 □王凤彬 江 鸿 王 璁 摘要:本文以104家国资委监管的、在体制转型中面临“难管控”问题的央企集团为实证 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大型国企集团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异于钱德勒“结构追随战略”命题的 管控架构选择及其前因条件,分析集团战略、制度改革、历史轨迹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作为 中文管理学界首批尝试使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的研究之一,本文探索性地识别出三 类本土化的管控架构配适性选择,即可由战略要素独立解释的“钱德勒式”配适、由战略要素 与互补要素共同解释的“准钱德勒式”配适、完全由替代战略要素的其他要素解释的“非钱德 勒式”配适,并对比了这些配适的前因条件构型差异。基于历史、制度要素的印迹效应和集 团总部自主选择意愿的相对强弱,本文将“非钱德勒式”配适进一步区分为路径依赖型与选 择变异型。结果表明,在中国情境下,经典的“钱德勒式”配适的比重远低于其他两类,仅有 非相关多元化央企集团的管控架构选择符合其预测;在“准钱德勒式”和“非钱德勒式”配适 中,公司制改造等制度因素和集团组建方式等历史因素作为不可缺少的影响条件,使众多专 业化和相关多元化央企集团做出了与经典预测迥异的管控架构选择。本研究丰富和发展了 大型国企集团的管控理论。 关键词:集团管控 组织架构 定性比较分析 构型 国有企业 一、引言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协同变革是发达国家企业近百年前开始的管理实践,经钱德勒 (Chandler,1962)提炼为“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后,更被各界广为认可并普遍应用。中国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横向经济联合”、“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大公司,大集团”等改革措施的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构成日 趋复杂。一批大型国企组建为多法人联合体形式的企业集团后,战略及边界更是发生了重 大变化。为顺应大型复杂组织管理的需要,这些国企在探索或模仿中开展管控架构变革,试 图达成集团战略与管控架构的匹配。然而,迄今为止的管控架构调整结果仍与“钱德勒式” 配适命题的经典预测差异甚大。 许多实施业务多元化战略的集团化国企(如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 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囿于各类因素限制,维持着理论上与其战略类型明显不匹配 的职能型管控架构。其中有的保留着“小总部”但管控虚化,有的为维持或加强总部管控能 力不得不设立“大总部”。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这类集团均未设立分业务板块管理的责任 单元。与此比照,中国也有一批集团化国企在试误式调整中克服历史背景及制度惯性的束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大型企业组织体制转型及路径创造研究”(批 准号:13XNL004)的阶段研究成果。感谢国资委企业改革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相关咨询界和企业界人士协助开 展“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管控模式课题”问卷设计及调查。江鸿为本文通讯作者。 - 92 - 《管理世界》(月刊) 2014年第12期 缚,逐步将战略与管控架构配适到位。例如,中粮 极为独特,并非集团战略这单一的决定要

文档评论(0)

cjp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013115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