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建国七十周年--畅谈家乡新变化.docxVIP

喜迎建国七十周年--畅谈家乡新变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喜迎建国七十周年  畅谈家乡新变化 虞城县张集镇中心小学 刘艳秋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卓越成就, 让每一个中国人倍感自 豪,也让全世界为之注目。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日益增多,农村的面 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近几年脱贫攻坚战给偏远农村带来的 巨大变化尤为明显。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喊了多年的口号,是农村继解决温饱之后 人们最大的期盼,也是家乡人多年梦寐以求的大事。张集镇率先在 97、98 两年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十年后路都毁了。近两年看到邻 村一个个硬化路都通到了家门口,而我们村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 两腿泥”、丝毫没有动静的时候,村民们个个都显得急不可耐。 “我们 村啥时候通路?” 成了村民们最大的关切, 也成了萦绕在住村干部耳 畔、回应村民频率最多的话题。去年年初,当听到村里通硬化路的时 候,人人喜出望外,个个笑逐颜开。当村里的老人们行走在平坦的硬 化路上的时候,除了感叹“想不到”,还在嘀咕“国家得花多少钱啊! ” 村里主干道,小胡同都修了水泥路。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栽上了绿化树和花草。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板的路灯,一到晚上,路灯就亮了,成为一道壮丽景观。晚上人们出行不再感到黑暗可怕,很有安全感。 为深入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进行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彻底改变了以前农村到处是垃圾,塑料袋等。有的地方垃圾堆积如山,散发着难 闻的气味。通过收集和转运处理,现在农村环境大改变,很难发现别的地方还有乱倒垃圾。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 “村村通” 工程彻底解决了偏远农村交通不便的问题,圆了农村人的出行梦。人们的交通、运输工具也在不停地进行换代,从自行车、人力车到摩托车、农用车,以前农忙时期驴驮马载、铃声叮当的景象已由车来车往、机器轰鸣所代替。农业的半机械化,让村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农闲,一改“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副模样。而今,小轿车已在村中来回穿梭,年轻一代已把学习“驾照”成为必修课,普及之势已然形成。 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 电脑、网络已不是城里人的专用品。在农村,现在看书有“农家书屋” ,跳广场舞有广场,体育锻炼有健身器材 ...... 一应俱全。人们思想理念变化了, 生活方式变化了,购物上淘宝,通讯聊天用微信 QQ。 在全国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声中, “新农村建设”使原来的“穷乡僻壤”发生了前所未有变化。原来的土坯瓦房已全然不见,一座座砖混结构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 家家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走进农村,展现在我眼前的不再是萧瑟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树、青砖、红瓦,自来水进院” ,成了现代农村的写照。 家乡的变化今非昔比。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党的风采被载入辉煌的史册,举国上下正在喜迎建国七十周年, 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