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docx

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重庆大学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王及宏 ?张兴国1摘要: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扩展为发展动因,以结构构造技术合理性调适为演进的逻辑主线,分析碉房体系的构成,并结合自然、文化习俗 因素,对其地域性分布规律加以总结分析,以获得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完整认识。关键词: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 重庆大学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王及宏 ?张兴国1 摘要: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扩展为发展动因,以结构构造 技术合理性调适为演进的逻辑主线,分析碉房体系的构成,并结合自然、文化习俗 因素,对其地域性分布规律加以总结分析,以获得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完整认识。 关键词:康巴藏区 碉房体系 类型 分布规律 康巴藏族是藏族三大支系之一,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州全境、阿坝州与凉 山州部分地区、青海省玉树州以及云南省迪庆州等地(图 1)2【1-6】。这里既是青藏高原向平原过渡的 区域,同时,还是青藏高原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及历史上藏区社会与文化形态最复杂的地区。 图 1 康巴藏区分布范围示意图 与帐篷、穴居相比,碉房最能代表藏族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不同建筑类型虽然功能与形式 有所差异,但在建造材料、空间形态特征以及结构构造做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是碉房发展过 程中的变化形式,因而均可归属于碉房体系之中。对碉房体系的记载从《后汉书》开始就有,如“众 1 作者简介:王及宏,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张兴国,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国建筑史、山地 传统建筑保护与设计理论、地域建筑创作理论。 2 参见:李绍明、任新建,《康巴学简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36·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3。20 世纪初以来,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建筑学等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3。20 世纪初以来,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建筑学 等学科逐渐参与到碉房体系研究中,但基本处于现况调查与初步分析阶段4。本文结合藏区已有文献 资料,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按承重结构类型将碉房体系归纳为井干式碉房、木框架承重式碉房和 墙承重式碉房三种原型,以及它们相互融合后形成的棚空与墙柱混合承重式碉房两种衍型(图 2)。 图 2 藏区碉房体系构成类型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的昌都卡若【7】与丹巴中路【8】两处遗址证实,三种原型均存在于康巴藏区,并以全 部碉房类型多元共存于此为这一地区的特色,而迥异于卫藏与安多藏区5。本文以空间规模的扩展为 建筑发展的动因,以结构构造技术的合理性调适为建筑演进的逻辑主线,来分析碉房体系的构成,并 结合自然、文化习俗因素,对其地域性分布规律加以总结分析,以期获得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完整 认识。 1、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 依据结构构造类型,各类碉房又可分为以下构成类型: 1 . 1 木框架承重式碉房的类型构成(图 3) 3 《后汉书·冉駹夷传》、《北史·附国传》、《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舆地纪胜》、《清·西藏新志》等史书中 都有对藏族碉房的记载。 4 5 建筑学界对康巴藏区的研究,以叶启燊著《四川藏族住宅》(1992)一书为代表。 藏族按语言与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卫藏、安多与康巴三个民族支系。其中,卫藏位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高原 上最大的河谷农区,现状中以墙柱混合承重式碉房为主;安多为高原牧区,逐水草居帐篷,或因冬居需要,居木框架 承重式土碉房。 ·137·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四柱限定的单层方形或矩形空间是木框架承重式碉房的最简式样,因此将其作为该类碉房的“基本单元”,在甘孜州部分地区被称为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四柱限定的单层方形或矩形空间是木框架承重式碉房的最简式样,因此将其作为该类碉房的“基 本单元”,在甘孜州部分地区被称为一“空”,并以此作为计算房屋平面大小的基本单位6。木框架承重 式碉房的室内空间不仅划分灵活,而且其横向扩展在理论上不受限制。 基于防潮、安全、生产以及宗教活动等需要,“基本单元”由横向扩展进一步向竖向扩展发展。由 于新石器时代加工工具简陋,不可能将柱端加工平整,所以,《卡若遗址》报告中推测其建造程序与 方法应为:“平整地面或下掘地基后,根据房屋的不同形式选择柱洞或柱础的位置,挖出柱洞,垫好 柱础,再架设框架。根据民族志的材料,立柱可能是选择一端分叉的圆木以支架横梁,然后用藤索捆 绑。”并“据此推测这类房屋可能采取了‘擎檐柱’,这是一种用来承托屋檐悬挑部分的檐下柱子,至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