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故事:《郑成功的天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论从火力优势或其他观点来判断,荷兰成功的几率其实相当高,为什么荷兰人没有与郑成功决一死战呢?下面就让让但要拿什么东西去换日本的白银,再拿白银去换中国的丝绸,卖回给日本赚一笔呢?台湾正好提供两种日本需要的东西鹿皮和糖。   有这么好的贸易机会,为什么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岛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让荷兰人来做呢?主要原因是17世纪上半叶的中日都在锁国状态,明朝政府对海岸线外领土兴趣不大,台湾就成为中日走私者的贸易点。   荷兰人来台之后建立热兰遮堡,1633年建立和福建的贸易关系,拉起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岛的三角贸易网。   台湾的地理位置,对荷兰人是个良好的战略点一可当做储存货物的仓库;二可当做船队的补给与休息站;三是北上日本、西向福建、南向吕宋、往马六甲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地理中心;四还可用鹿皮、糖换到日本的银子。   这是荷兰在远东的贸易布局。   在生意最旺的1641年—1654年间,平均有26艘船在远东海域内东买西卖,单是台湾与日本间的航线,每年有9艘专用船南来北往。   在这鼎盛的10年间,对日贸易的利润平均有100%。   从台湾运糖卖给日本的利润约25%,卖给波斯的利润约96%。   为什么1654年之后,在远东的贸易就走下坡呢?关键在中国的生丝市场,被孟加拉国用低价抢走了。   1641年—1654年间,卖到日本的商品总价值约有1280万荷兰盾,其中700万盾约54%是生丝和丝绸。   但到了17世纪50年代中期,孟加拉国的生丝价格,从1651年每磅589佛洛林,暴跌到1659年的每磅268佛洛林。   相对地,中国生丝的价格,从每磅238佛洛林涨到497佛洛林,市场优势完全颠倒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1650年—1659年间在中国海域航行的荷兰船,从顶峰时期的26艘减为20艘。   更糟的是,远东航线的利润竟然减到30%左右。   对来说,如果利润低于60%,就不值得出海做这笔生意。   接下来就是可以预见的恶性循环把远东航线的船再减为13艘,到了17世纪60年代末期,只剩4艘。   的董事和巴达维亚的总督很快就有共识不再派船到中国海。   那么如何取得中国的货物呢?替代性的方案很简单让中国商船进入巴达维亚,荷兰人不必派船出海,就能得到所需的各种货物,可以省去船只、水手的沉重成本。   17世纪90年代,荷兰完全放弃远东,退守印度尼西亚群岛。   这个广大的海域从此拱手让给乘虚而入的英国人,做起鸦片和茶叶的生意。   郑成功确实打败过安平古堡即热兰遮堡的荷兰人,这一点不必争论。   问题是荷兰人为什么不调集炮舰回击呢?因为以经商赚钱为主旨的从商业的观点评估,这个岛已不值得投入炮舰,不值得在台湾大打一场了。   换句话说,荷兰人本来就想走了,正好碰上郑成功的攻击,就坚决离去了。   政治史其实也是经济史。   【爱国故事《郑成功的天时》】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