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2 科技發展需要倫理道德的正確引導 科技的發展只有在正確倫理道德的引導下,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積極效應,使之朝著造福人類的方向健康發展,科技發展給社會、倫理道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也只有通過道德調節才能加以消除和緩解。因此,科技進步需要倫理道德的正確引導。 2-* 2.5 科學家與社會責任 科學家在社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原因不僅是科學知識給人類社會帶來財富和福祉,而且是因為科學家被視為不求功利、超凡脫俗的真理化身。科學家對自己的職業態度應當是「為科學而科學」,他們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識上的誠實、確定事實、確定邏輯和數學關係。 然而科技並不是絕對中立的,它經常和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絕大多數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時會涉及各種社會因素。因此,科學家在進行創造時,也要為後果承擔責任。 2-* 2.5.1 負責任的科學研究 社會在變化,科學事業也在變化,當代社會絕大多數科學家把科學研究作為謀生的職業,為實際應用的功利目的而進行科學研究。這是否會有損於科學家清高脫俗、集真善美於一體的理想形象呢? 199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研究院共同發表了題為「負責任的科學:確保研究過程的誠信」的研究報告;2002年美國的三院再次出版了有關科學研究責任的研究報告「科學研究中的誠信—創造促進負責任研究行為的環境」。可見責任在科學界越來越受到重視。 2-* 2.5.2 科學家應有的社會責任 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在軍事和工業中的應用日益增加,有些科技對社會負面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核戰爭、基因工程以及與科技發展息息相關的生態危機等,將對人類的生存起決定的作用,科學家們對科學的社會後果再也不能漠不關心。 二次大戰後科學家們興起反戰和平運動,以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等具代表性的科學家們大力呼籲,科學研究的結果應用於和平目的,而非用於戰争。 2-* 2.5.2 科學家應有的社會責任 1974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伯格(Joshua Lederberg, 1925-2008)發表公開信自動暫停重組DNA研究,引起對基因研究的潛在危害的討論。科學家對其責任的範圍有了新的思考,科學家自身開始對研究者的職責和無限地追求真理的權利提出批評和表示懷疑。 2-* 圖2-7 伯格 圖2-6 愛因斯坦 2.5.2 科學家應有的社會責任 1984年在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制定的「科學家倫理規範」中規定:當科學家們斷定他們正在進行或參加的研究與倫理規範相衝突時,應該中斷所進行的研究,並公開聲明不利結果的可能性和嚴重性。 有人擔心,對責任的強調是否會造成對科學家不必要的限制。然而,既然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增長知識,提高人類駕馭自然力的能力、為全人類的福祉服務,那麼科學研究的方向和進展速度都應服從於科學家對社會的責任。 2-* * 第二章科技、文化與社會 * 2-1 前言 科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亙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的進步和改善,主要原因在於人類善於發展科技以及運用科技,才締造了今日多元輝煌的文明。今天,科技對人類影響的層面已從個人的生活擴大到整個社會、國家乃至於全人類的進步發展和文化的變革。 當然,科技的發展也無可避免地對社會帶來了一些負面的效應和衝擊,諸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核武擴散等問題,亟待人類省思並加以克服解決。 *-2 2.1 科學、技術與社會 科學是學術、理論、文書字面等的論述;而技術就是科學的應用與實際操作等的技巧。例如說研究光學是一門科學,若能把光透過太陽能板轉成電能,那太陽能板的技術就是科技。因此,沒有科學基礎則無法創造出實用的科技。 然而我們在研習科學、技術等學科的同時,也無法偏廢其他學科,因為科技的發展是在整個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的大環境下互動而完成的。 2-* 科學、技術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英國自1975年開始關注科學和社會關聯的重要性;英國科學教育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於1981年出版了《社會中的科學》(Science in Society),1983年出版《社會脈絡中的科學》(Science in a Social Context),提倡STS的教育理念。 而關於STS這個字,則是由濟曼(Ziman)首先於1980年《科學與社會的教學》(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Science and Society)一書中提出。 2-* 科學、技術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於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十一节多分支选择if-elif 课后服务.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V7.6产品培训_财务_税务管理.pptx VIP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doc VIP
- 办公楼保洁项目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pdf VIP
- 卫生院职能部门对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与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docx VIP
- 满足顾客需求培训(ppt 39页).ppt VIP
- 22S702 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pdf VIP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十节 if-else条件语句 课后服务.ppt VIP
- 教学课件24 稀硝酸生产.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