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多手法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前 言 卫生部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风险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各科疾病临床诊疗路径。临床诊疗路径的制定对于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技能和业务素质,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牢记诊疗要点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内科临床诊疗路径 西医呼吸内科临床诊疗路径有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和自发性气胸。 中西结合呼吸内科临床路径在上述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辩证施治、中医药多手法治疗和饮食指导。 中医药多手法治疗的必要性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病人通常病情较重,临床往往以咳、痰、喘为发病特点,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糖代谢异常、肝肾功能损害,单纯使用西药疗效不够理想。 如何运用中医药多手法治疗来提高临床疗效,加快床位周转,体现中医特色已成为一大课题。 中医药多手法治疗的定义 中医药多手法治疗是在按照中医理论正确辩证的前提下,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运用中药针剂、中药茶饮、中药雾化、中药穴位敷贴、中药灌肠、中药熏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学理论的特点 整体观念 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基础 阴阳学说 八纲辨证 五行学说 生克乘侮 藏象学说 脏腑辩证 经络学说 经络腧穴 病因、病机学说 外感、内伤、饮食、劳逸、痰饮、瘀血 气血津液失常 卫气营血辨证 治病求本与治未病 经络腧穴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的和特殊的治疗作用。 肺的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主一身之气:生成宗气,调节气机,辅心行血。 主通调水道 推动、调节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朝百脉,主治节 血入肺经呼吸进行清浊之 气的交换,通过宣降将含 有 清气的血液输至全身。 肺的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保护脏腑免受外邪侵袭。 肺为娇脏 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清轻肃静,不耐邪侵。 主宣发与肃降 向上向外宣发布散,向内向下清肃通降。 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咳嗽: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外感、内伤) 咯痰:痰浊内壅,肺失肃降 喘证:实喘:邪壅肺气,宣降不利 虚喘: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辩证运用中医药多种疗法 肺燥津伤——中药茶饮润肺利咽 腑实而喘——中药灌肠泻热平喘 脾湿生痰——雾化吸入化痰止咳 体虚痰盛——穴位敷贴扶正祛痰 痰热壅肺——静脉注射清化热痰 痰阻经络——中药熏洗利肺通络 中药茶饮润肺利咽 茶饮方: 黄芩6克,乌梅6克, 芦根6克,桔梗6克, 麦冬6克,甘草3克, 玉蝴蝶3克 。 中药灌肠泻热平喘 《医林改错》对人体气血理论的独到认识 雾化吸入化痰止咳 提高通气、换气、呼吸调节及肺循环功能 穴位敷贴扶正祛痰 扶脾和中、调肺止咳、益肾平喘 静脉注射清化热痰 安全、有效、经济 中药熏洗利肺通络 调节脏腑、疏通经络、改善循环 中医辩证施治与多手法治疗 化痰、止咳、平喘 中药汤剂 + 中药茶饮润肺利咽 中药汤剂 + 痰热清清化热痰 中药汤剂 + 穴位敷贴温肺平喘 中药汤剂 + 中药雾化化痰止咳 中药汤剂 + 中药灌肠泻热平喘 中药汤剂 + 中药熏洗利肺通络 中药制剂的选择应用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导致咳嗽的发生。 心----营心宁胶囊、茯苓生脉饮 肝----养肝膏 脾----消食口服液 肺----利咽糖浆、麻甘口服液 肾----润肺益肾饮 中医药多手法治疗优势 减少费用 缩短病程 增强体质 提高远期疗效 体现中医特色 天人相应理论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都要相应的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人体各脏腑组织随着气候变化对其影响将呈现不同的适应和反应。 五脏之气、六经之气在人体中的运动变化和五运六气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类同。 临床医师应具备的技能 一. 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 二. 按照临床路径来诊疗疾病 三. 建立实施规范的治疗流程 四. 注重未病先防与已病早治 五. 指导病人适合的饮食调护 一. 认识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