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工隧道塌方治理
PAGE
PAGE 2
隧道塌方抢险施工方案和几点体会
作者:孙宝柱
作者博客地址:/
[摘要]:XX水电站引水隧洞X标工程,2006年6月25日夜22:40左右3#主洞上游3+171~3+145段产生较大塌方,塌方高度1.5m~3.5m。2006年7月26日11:50再次塌方,塌方区延伸至3+126。初次塌方发生后,项目部迅速行动,进行了有效的抢险施工。本文结合抢险施工的各项工作进行情况,浅谈一下自己对隧道塌方处理的体会。
[关键词]:隧道 塌方 处理 围岩 支护 体会
XX水电站引水隧洞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XX镇,距洪雅县城约76千米。工程地处周公河流域,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早气温多变化,夏无酷热雨水多,秋雨连绵湿度大,冬无严寒霜雪少等特点。引水隧洞全长4.8km米,设计断面为φ6.2米圆形断面,设计纵坡0.273%,全部采取钢筋砼衬砌,衬砌厚度根据围岩类别而定,其中Ⅲ类围岩衬砌砼厚度40cm,Ⅳ类衬砌砼厚50cm,Ⅴ类衬砌砼厚80cm。
引水隧洞围岩组成为侏罗系蓬莱镇组(J3P)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夹薄层泥灰岩或砂岩,地下水发育,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围岩类别以IV类为主,局部V类。围岩自稳时间短,极易塌方。
一、塌方区综合情况
隧3+186~3+120段均属于不良地质地段;开挖时分上台阶一次开挖,预留底板;完全遵循“新奥法”—短进尺、弱装药、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施工,但小的掉块不断,超挖严重;此段地下水发育。2006年5月8日上台阶开挖至合同界定里程,转入衬砌台车安装位置扩挖、台车安装、捡底和砼衬砌施工。
1、隧3+186~3+179段塌方情况
隧3+179~3+186段上台阶开挖时,2006年元月3日02:30隧3+183拱顶发生几次连续塌方,最大高度1.5m,约20m3,纵长7m。塌方后有较多地下水渗出(此前开挖无明显地下水)
初次塌方后,项目部会同水利部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XX水电站设代处、瓦电工程指挥部、四川XX水利水电咨询监理公司瓦电监理部四方制定施工方案:现有塌方洞段采用钢格栅加固支护(即 = 5 \* ROMAN V类围岩支护方案),不扩挖(R=3.7m);后续洞段扩挖10cm(R=3.8m),采用钢格栅、喷锚支护。
2、隧3+171~3+141段塌方情况
隧3+179~3+142段在上台阶开挖时,围岩被划分为 = 4 \* ROMAN IV类,开挖半径R=3.8m,采用钢格栅、喷锚支护。拱顶揭露围岩:粉砂质泥岩,倾角较缓,伴有地下水渗出。2006年2月14日完成上台阶开挖,四方现场决定从隧3+142起改为Ⅴ类围岩R=4.1m开挖支护。
2006年6月25日夜22:40左右3#主洞上游隧3+171~3+145段产生较大塌方,塌方区几度延伸至隧3+141;塌方高度1.5m~3.5m。此次塌方没有发现明显的预兆,只有局部零星掉块。塌方区拱顶呈粉沙质泥岩镜面结构、塌体基本堵住洞身。塌方损坏钢格栅拱架29榀,该段初期支护完全破坏。
3、隧3+141~3+126段塌方情况
2月14日从隧3+142开始Ⅴ类围岩开挖支护后,到2月27日隧3+120把围岩类别改为 = 4 \* ROMAN IV类止,地下渗水一直不断;围岩以薄层粉沙质泥岩、破碎泥灰岩为主,情况复杂多变。
2006年7月26日11:50,我部在3#洞上游进行台车安装扩挖段回填砼施工时,引水隧洞隧3+126~3+141段突然塌方,原钢格栅临时支护全部垮塌,塌方高度约3米。塌方洞段属Ⅴ类围岩,断面上部为软弱破碎的泥灰岩,下部为泥质粉砂质岩,两种岩性间夹一泥层,有地下水渗出。该洞段于2006年2月份进行开挖及支护施工,开挖时采用了钢格栅、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塌方前,该洞段钢格栅支护未见有明显变形,喷砼也未见有开裂脱落现象。塌方损坏钢格栅拱架12榀和新立钢支撑1榀,该段初期支护完全破坏。
二、查明塌方原因,找准切入点
塌方区围岩组成为侏罗系蓬莱镇组(J3P)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夹薄层泥灰岩或砂岩,有较多地下水渗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属于 = 5 \* ROMAN V类围岩。根据塌方接露的地质和其它情况,我们分析塌方的原因和塌方的预监测失效的成因如下。
1、地质原因
塌方部位围岩差,开挖时就产生了一次塌方。当时地质情况没有完全被接露,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差。川勘院设代处地质组组长分析为:拱顶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泥灰岩遇水软化;造成拱顶上方岩体松弛变形失稳,致使临时支护受力变形过大引起的地质塌方。围岩条件差,是产生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地下水的影响
由于隧洞区岩体透水,地下水降低了岩体的强度和变形模量,随着隧洞的开挖,地下水排泄条件形成,向洞内渗出产生渗透压力作用于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气象学重点 农林气象学思考题.docx VIP
- T_CPQS XF003-2023 灭火器产品维修、更换及售后服务.docx VIP
- DB5325T 123-2025 设施蓝莓采收与贮藏技术规程.docx VIP
- 1共析转变.ppt VIP
- 操作系统原理(全套1236页PPT课件).pptx VIP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实操试卷资料.docx VIP
- DB5325T123-2025 设施蓝莓采收与贮藏技术规程.pdf VIP
- 农林气象学模拟题.doc VIP
- TCPQS+XF006-2023 消防水带产品维护、更换及售后服务.docx VIP
- 广东省2024年普通专升本《管理学》真题-广东专插本最前线.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