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人:张书元  主要内容 拜占庭文明         1.地理位置         2.政治军事         3.宗教文化         4.建筑风格 十字军东征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 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建成,君士坦丁大帝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因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是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为了与古罗马帝国相区别,于是史学家称之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 政治军事 皇帝掌握最高权力,是整个帝国的象征,也是最高政治领袖、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的司法裁判者和和宗教的最高主宰。 紫色是拜占廷皇帝的专用颜色,拜占廷皇帝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皇后之外没有其他嫔妃。皇位的主要继承方式为血亲继承,尤其是长子继承。 宦官在拜占廷宫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治制度和司法体系沿袭罗马帝国。 千年帝国的历史进程(一)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奥斯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 千年帝国的历史进程(二) 查士丁尼时代    (527-565) 希拉克略王朝    (610-711) 伊苏里亚王朝    (717-802) 阿摩里王朝        (820-867) 马其顿王朝        (867-1056) 科穆宁王朝        (1081-1185) 拉丁帝国           (1204-1261) 巴列奥略王朝    (1261-1453) 拜占庭的“黄金时期”——查士丁尼时代 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大帝主要政绩  1.镇压“尼卡”起义。 2.限制贵族特权,惩治贪污,缓和阶级矛盾。 3. 编纂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查士丁尼法典》。 4.致力于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 拜占庭的“黄金时期”——马其顿王朝 巴西尔一世及其子利奥六世  宗教文化 希腊文化占主导:希腊语 国教:基督教(东正教) 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拜占廷诗歌以礼拜仪式所用的宗教诗歌为主,讲求韵律,并从应答对唱的诗歌中发展出了两重唱的音乐形式。 拜占廷美术的最大特点是其装饰性、抽象性和宗教寓意。 精湛的奢侈品和金银制品工艺。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帕拉多霍祭坛 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拜占庭式建筑,指的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东方(主要是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艺术,形成了新的风格。对后来的东欧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很大影响。 发展历史 前期(4-6世纪):主要是模仿古罗马风格。圣索非亚大教堂已具有突出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导致国土缩小,建筑也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处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期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在被奥斯曼帝国灭国后大多破损无存。 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帝国的衰弱——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宗教原因 经济原因 政治原因 直接原因 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演说(1095年) “耶路撒冷,如同《圣经》所言,是上帝赐与以色列后代的,遍地流着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丰富超过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个充满欢乐的天堂。我们这里到处都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老人几乎死光了,木匠们不停地钉着棺材,母亲们抱着孩子的尸体,悲痛欲绝。东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拾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坐以待毙呢?” 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演说 “……让我们投入一场神圣的战争,一场为主而重获圣地的伟大的十字军远征吧!……本着主赐予我的权柄,我郑重宣布,那些参加神圣军的教徒,如果在途中或战斗中丧失了性命,主将赦免他们一切罪孽……”   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演说 “……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导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 TR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