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公开课件(设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学 经络腧穴各论部分 中极 穴名释义:中,指中点;极,指尽头处。穴当一身上下长度的中点,又为躯干之尽头处,故名中极。 穴性功能:本穴是治疗膀胱疾病的首选要穴,兼治男妇两科杂病。有利尿缩泉,益肾调经功能。 主治概要:1.本穴是膀胱的募穴,对中医辩证属膀胱的多种疾病均有良性调整作用。既可用于遗尿不禁,又可用于癃闭不通,对泌尿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亦有治疗作用。 2.中极是妇产科疾病常用穴,可广泛用于妇产科多种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闭经、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胎盘滞留等。 3.可用于男性性功能减弱。 中极 临床应用:1.尿道综合症(尿频-排尿综合症):可针可灸。本病施用灸法越早越好,灸疗的时间越长越好,否则疗效欠佳。 2.痛经:中极是常用主穴。 操作方法:1.斜刺法:用于尿潴留发病急性期,小腹胀满疼痛者。也可用于痛经患者及其他妇产科病。 2.直刺:用于尿道综合征、遗尿、尿路感染、部分妇产科疾病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 3.灸疗:艾条悬灸或艾柱灸法。 注意事项:1.针刺尿潴留,不能直刺过深,以防伤及膀胱括约肌。 2.正值经期治疗妇科病时也不能过深,一般不超过0.8~1寸,否则极易导致子宫及其支持韧带痉挛,出现急性腹痛。孕妇禁针。 关元 穴名释义:位于脐下3寸,为人体元阴元阳关闭潜藏之处,故名关元。 穴性功能:本穴为补养肾气,强壮身体,增加机体免疫机制的第一要穴,有培元固本,温经散邪功能。 主治概要:1.是全身三大强壮要穴(足三里、关元、气海)之一,有增加机体免疫及促防卫作用。 2.是治妇产科疾病的最常用的局部选穴。 3.是治肾虚所致的男科病的要穴。 4.是小肠募穴,对小肠消化功能减弱,清浊不分,完谷不化所致的慢性腹泻有效。 5.借关元峻补肾气之功,能治疗遗尿症。 关元 临床应用:1.女性不孕2.男性不育3.小儿遗尿4.统治各种证型的泄泻,疗效都好。 操作方法:1.排净小便,仰卧,直刺。用于提高机体免疫机制,补虚强体。亦用于男、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慢性腹泻。 2.斜刺:用于男性阳痿、尿潴留及部分妇产科疾病。 注意事项:1.针灸并用可提高疗效。2.针前排尿,防伤膀胱,妇科病需经期针刺时勿深刺,避免引起子宫及其支持组织痉挛。 3.关元、肾俞、命门均为补肾要穴,又有不同:肾俞重在滋补肾阴,补充肾水;命门侧重补益肾阳,助养命门之火;关元则为补益肾气要穴。 气海 穴名释义:穴居脐下,该部位为肓之原,生气之海,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主治“脏气虚疲,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故名气海。 穴性功能:本穴与关元穴穴性近似,同为人体强身保健要穴。该穴还对气机有良性调节作用。有补气益元,调经固精功能。 主治概要:1.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有全身强壮作用。2.本穴对下焦气机有特殊的双向良性调整作用。3.由于水液代谢敷布有赖于气机的调整,所以借本穴对下焦气机的良性调整作用可用于尿频、尿闭、遗尿之证。4.可广泛用于男科病及妇科病,虚实均可。 气海 临床应用:1.治疗各种痛经病的首选要穴。属虚属实均可。2.男性性功能障碍。3.肠神经官能症。 操作方法:1.直刺30~45毫米,补养全身,治男、妇科疾病。2.斜刺40~45毫米,治膀胱疾病。3.斜刺向神阙,梳理下焦气机,疼痛性疾病常选。 注意事项:气海治疗上述疾病,多是辩证选穴。该穴局部解剖深层为子宫底部,孕妇灸刺皆忌,经期宜避免深刺。 下脘 穴名释义:脘,胃府也。该穴在脐上2寸,正当胃之下部,故名下脘。 穴性功能:本穴是胃病三脘之一,是治疗胃肠疾病的要穴,有和胃调肠,理气化滞的功能。 主治概要:1.是治胃病的要穴,尤以胃体下部病变如幽门梗阻、幽门痉挛、十二指肠淤积症及胃下垂等病为常用。常配穴同用。2.对急慢肠炎有效。 下脘 临床应用:1.十二指肠淤积症2.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 操作方法:1.直刺约40毫米,多数病证选本法。 2.斜刺:斜向脐中,治急慢肠炎;斜向中脘,治以呕吐为主的胃病。 附注:其治疗特点是以主治胃体下部疾病为主,兼有调整肠道功能。 中脘 穴名释义:脘,胃府也。该穴在脐上4寸,正当胃之中部,故名中脘。 穴性功能:本穴是胃病三脘之一,是治疗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要穴,有和胃健脾,理气祛湿的功能。 主治概要:1.本穴是特定穴中八会穴之一腑会穴,故可通治消化系统多种疾病,是治疗各种胃病、肠道疾病的必选穴。2.有化湿祛痰作用,辩证属于湿痰亢盛的多种病可取本穴治疗,如湿痰眩晕,痰湿呕吐,咳嗽痰多等。3.精神性疾病4.荨麻疹的经验效穴。 中脘 临床应用:1.慢性胃炎2.病毒性胃肠炎3.胃下垂 操作方法:1.直刺约40毫米,或稍向上或向下斜刺,多数病证选本法。 2.斜刺:斜向左侧天枢穴,治胃下垂。 附注:1.中脘是胃的体表投影区,针刺注意深度,初学者或无临床经验的,以不刺入胃体为是,若

文档评论(0)

saodishense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