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8 卷第 14 期 Vol.8 No.14
2017 年 07 月 July 2017
虚假新闻在“后真相”情境下的传播及规避分析
刘少君
广西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 , )
摘 要:《牛津词典》将“后真相”收录为“2016年度英文词汇”,《经济学人》认为“后真相政治的本质是真相
不容篡改、不容置疑,却不太重要”。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学科对“后真相”的研究开始增多,新闻业的“后真相”特征
开始逐步呈现。从新闻源、传播途径等方面对“2016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满足“后真相”特征
的虚假新闻占40%,所以将“后真相”情境融入虚假新闻的研究背景中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后真相”;情绪;虚假新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20 17 )14-0049-02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媒体环境的变化,既为传统新闻业转 境,但事实角度却不容乐观。针对国内外各媒体平台的报道,
型提供了推动力,也为虚假新闻泛滥提供了温床。“后真相”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和公民记者的出现虽然完善了社交平台的
情境的融入、情绪与事实的拉扯可为研究虚假新闻的传播及 澄清机制,但也协助其成为虚假新闻的孵化器。
规避提供新的角度。本文的创新点是对虚假新闻的分析引入 (二)2016年虚假新闻中“后真相”情境的体现
“后真相”的概念,即引入“情绪”特征。 《新闻记者》连续十年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在其发布的
一、“后真相”情境的出现 2016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依据前文“在形塑公共舆论上,
(一)“后真相”具有情绪特征 诉诸情感(emotion)和个人理念(personal belief)可能比客
“Post-truth”(后真相)最早见于美国《国家》杂志在 观事实更加有效”的内涵,有四起虚假新闻满足“后真相”的
199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海湾战争的文章,被赋予“情绪的影响 情绪特征,分别是“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津巴布韦总统
力超过事实”的语义。此外,其常被视为政治学范畴的概念。 因奥运会没能得奖牌下令逮捕代表团”“女员工每日排队吻老
将“后真相”推向《牛津词典》年度英文词汇的决定事 板”“山西教屯留县纪委书记屉世贵被免职”。
件是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两场事件带给人们的共同观 这四起虚假新闻的传播共性:一是信息源鱼龙混杂,有特
感是:在形塑公共舆论上,诉诸情感(emotion)和个人理念 定受众群,充斥个人情绪;二是最初报道者以地方媒体为主,
(personal belief)可能比客观事实更加有效。这正是“后真相” 未对信息源进行核实;三是转发、扩散虚假新闻的媒体不乏央
一词希望传达的特征和情绪。[1] 媒,但进行澄清的媒体同样以中央媒体为主。同时可看出这四
“没有事实依据,感觉是这样”的情绪将“后真相”推到 起虚假新闻基本满足“后现代”的语义——“情绪的影响力
公众面前。虚假新闻的曝光使得“后真相”情境下的新闻真 超过事实”,也满足《经济学人》对“后真相”消极催生因素
实成为业界面临的问题。“情绪”与“事实”成为一对矛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