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导叶含端面间隙的水动力学研究_图文.docVIP

水轮机导叶含端面间隙的水动力学研究_图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003年2月 水 利 学 报 SHUIU XUEBAO 第2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0302.0043.06 水轮机导叶含端面间隙的水动力学研究 廖伟丽1,李建中 (1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聃 摘要:本文基于N—s方程和标准k£紊流模型,采用贴体坐标和非结构化网格,用sIMPLE算法,对带有问隙导 叶叶栅进行三维不可压定常粘性流动数值模拟。详细研究比较了导叶有无间隙两种情况下的水轮机导叶水动力 学特性,揭示了水轮机导叶端面阐隙流动的运动规律以及间隙流动对主流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从而 为分析导叶及上下端面的磨蚀以及水轮机的水力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t词:水轮机导叶;端面闻晾流动;数值分析;水动力学特性 中圈分类号:Tvl36文献标识码:A 大量的研究和经验表明:水轮机的稳定性和转轮的气蚀性能与水轮机固定导叶、活动导叶以及导 卅的上下端面的间隙流动是密切相关的。以往的水轮机流动分析几乎很少考虑导叶端面间隙流动的影 响,一方面是导叶端面间隙很小,忽略间隙对水轮机效率的影响;男一方面导叶蟪面间隙流动非常复 杂等原因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该项研究几乎是空白。从水轮机的破坏情况中可以发现导叶 区的磨损部位和磨损型态基本相同,通常导叶头部和尾端磨蚀较严重,有局部穿透或缺角;外侧存在 胀流方向的鱼鳞坑。上部抗磨板有均匀磨低现象,下部抗磨板表面则密布鱼鳞坑和沟槽。尤其是导叶 运行位置相对应的顶盏和底环出现导叶型磨痕。因此,有必要对水轮机导叶端面间隙流动进行分析研 究,以揭示水轮机导叶端面间隙流动的流动规律。90年代以来投产的一大批大型混流式机组,在运 行中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稳定性问题。大蠹的研究表明,高水头小开度导叶后的旋涡与转轮叶片进 口冲击产生的叶道涡的相互作用是产生稳定性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导叶端面间隙流动与主流 的相互作用以及导叶后的旋涡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文献【l、2]对叶顶间隙流动作了一定的研究,其目的在于研究叶轮间隙对传热的影 响。文献[3]用油膜法对水轮机导叶端面阀隙内流动进行了定性的研究,这仅仅水力机械间隙流动 的初探。本文在水轮机引水部件蜗壳流动计算“一的基础上;对引水部件全流域的三维不可压定常粘性 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水轮机引水部件,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组成的流场,深入研究并比 鞍了导叶端面有无间隙流动水动力学特性,获得了不同导叶开度下导叶有无间隙条件下导叶内的流动 规律。为分析导叶及上下端面的磨蚀以及水轮机的水力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1流动模型 通常水轮机引水部件内部流动可认为是三维不可压定常粘性流动.因此本文采用标准的缸£紊流 模型,按定常流动,smH正算法求解雷诺平均Nwier-s10ke8方程,对于靠近边壁的区域采用壁面函数 条件。 1.1基本方程水轮机引水部件的流动可以用N“ier.stoke方程来描述,将瞬时速度表示为时均值和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2002.ol一3l 国家自然基金赍鼬项目(59舯90231。 廖伟丽(1963一,女,扛西人,从事水力机械研究。 43— 脉动僵,对系流的脉动僵所造成的附加应力引入Boussinesq假设,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表示为:等+V?(P“=o (1 !≥?+V?(Pu。U一V.(P酊VⅣ;Vp,+V.(卢玎vut+口 (2 式中:B为质量力;p’为修正后的压力: p’2p+n=p+亏肚 (3 1 p∥为有效粘性系数,pd=P+F,,“为紊流粘性系数,口为粘性系数。 为了确定“引入标准的☆一e紊流模型 P,=唧譬 (4 器+V山脚一丫?(等审t=P一芦 (5 篝+V?(P瞻一V?(等V e=}(cI.P—e,IoE (6 上式中P为紊动生成项,对于不可压流动它可表示为: P=卢。Vu?(V£,+Vu’一鲁V?u(P。V£,+P矗 (7 上式中q,Ct cl:,以和d。为常数,它们分别为q=o.09,C。=1.“,cl::1.92,吼=1.o,以: 1.3。因此紊流模型中构成一个封闭的非线性方程组。 由于^一£通用于离开壁面一定距离的紊流区域,对于壁面附近的区域,由于雷诺数较小,标准 的^一e模戮不适用,可采用壁面函数法来处理。壁面速度与距离按对数分布: u=(詈7扣(,Ⅷ (8 r=产(手(} ㈣ “+=何 ,+;已!- 。 产 其中:“近壁速度;y为离壁面的距离;r为流动切应力;Ⅳ:0.4l;E:9.011。 (10 f11 :‘?2计算域与计算网格本文在水轮机引水部件以及双列叶栅的流动计算基础上,对一个导叶与上 !竺雩苎成的通道进行数值模拟,一方面可以给出准确的进口条件,另一方面,以便与间隙流动实验 进行比较。由于导叶间隙内的流动计算区域是非常复杂的,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有利于叶型头部与尾部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