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中学2013高三下月考试题-语文.docVIP

四川德阳中学2013高三下月考试题-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四川德阳中学高2013级下期月考试题-语文 第一卷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拓片(tà) 一椽(yuán) 猗郁(yī) ?一哄而散(hòng) B.卜筮(shì)? 炮制(páo)? 咎言(chǔ) ? 渐车帷裳(jiàn) C.侘傺(chà)? 箜篌(kōng)? 伶俜(pīng)? 寡廉鲜耻(xiǎn) D.便言(biàn) 踯躅(zhí)? 骋怀(chěng)? 管窥蠡测(l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癸丑 舶来品 平虚御风 流殇曲水 坐收渔人之利 B.楸然 擦边球 山川相繆 横蘖赋诗 迅雷不及掩耳 C.家具 座上客 明枪暗箭 扪心自问 恭敬不如从命 D.垆冢 侃大山 披星戴月 相与枕藉 无物以向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高2013级的同学入校以来,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相敬如宾,大家共同度过了一年愉快的时光。 B.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环保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善待自然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C. 随着最后一名矿工的成功获救,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就此诞生,被困的智利矿工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D. 进也好,退也罢,这都不是问题,就怕我们做事首鼠两端,耽误了时间不说,到头来还落得个两手空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2010年高考,德阳市文理科状元均花落我校,这个成绩的取得并不只是因为我校良好的校风学风、各级领导的关心、老师辛勤的劳动,而是因为2010级同学们都十分的努力。 B.研究显示,由于右翼势力的日渐嚣张、各类社会问题频发、九级地震的破坏、核污染日渐扩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日本已进入一个衰退期。 C.近来,由于美军击毙了本.拉登,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后拉登时代美军的反恐动向。 D. 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考虑怎样教,更应关注怎样学。 二、以下是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关于中学语文课改的一些看法,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完成5~7题题。(有删改)(每小题3分,共9分) 语文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这是改革的要点,也是难点。教材编写是努力往这里靠拢的。有的语文教材怕通不过,在人文性方面、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极力下功夫,结果可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再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我看过有些演示的语文课,学生的确参与较多,也很活跃,很主动,处处都不忘和人文教育挂上,但作为语文训练,落实下来的东西很少,学生老师忙了半天,到底有哪些是可以把得住的“干货”呢?这种教学改革恐怕有问题。有的教材因为处处不忘向人文教育上面靠拢,生怕被人说成“工具性”,也生怕学生不乐意学,结果对语文教学的规律就注意不够。比如,必修教材完全按照人文教育的某些课题来结构,那么语文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可能就难于照顾。另外有些教材改革的幅度太大,和以往的教学几乎完全脱节,是颠覆性的“出新”,用起来也不见得受欢迎。教学中也是这样,该扣知识还是要扣知识,该训练还是要严格训练,大可不必有那么一种紧张,怕突出了工具性,偏离了人文性。人文性应当弥漫到一切,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很自然生成的,不必所有教学环节都刻意去突出,也不用处处都迎合学生的兴趣。另外,工具性也不是个坏东西,完全应当理直气壮抓工具性,让人文性和工具性很自然融合在一块。现在的教材人文性是足够突出了,在现今氛围中,我倒是担心这种处处要求呈现人文性的心理可能造成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淡化了必要的工具性,掏空了基本的语文训练。 这里特别讨论一下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这也牵涉到对新课标的理解,牵涉到教材使用。我不赞成那种过分人文化、文学化的语文课改。我们过去老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翻烧饼。课改应当讲点教育哲学,讲点平衡。我认为不应当简单把这次课改理解为就是加大人文性,弱化工具性。新课标实施过程,包括新教材的试验,应当实事求是,正视现实问题,正视改革必须付出多大成本。这里又一个态度,就是要考虑国情,考虑大多数地区学生的需要。我觉得人教版教材注意到了这一点,它并不只盯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而是关注了多数学校,包括农村一般中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先要学会掌握语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