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目录 1.泡利简介 2.电子自旋假说 3.泡利的是非功过 泡利简介 Wolfgang E.Paulii 1900~1958 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是迎着20世纪一同 来到世界的,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兼哲学家。 泡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位医学博士的家庭里,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科学的熏陶,在中学时就自修物理学。1918年中学毕业后,泡利带着父亲的介绍信,到慕尼黑大学访问著名物理学家索墨菲,要求不上大学而直接做索末菲的研究生,索末菲当时没有拒绝,却难免不放心,但不久就发现泡利的才华,于是泡利就成为慕尼黑大学最年轻的研究生。 1918年,18岁的泡利初露锋芒,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引力场中能量分量的问题。1919年,泡利在两篇论文中指出韦耳(H.Wegl)引力理论的一个错误,并以批判的角度评论韦耳的理论。其立论之明确,思考之成熟,令人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之手。 泡利简介 Wolfgang E.Paulii 1900~1958 电子自旋假说 1.自旋的概念 电子自旋量子数: 电子自旋角动量: 在量子力学中,自旋是粒子所具有的内禀角动量引起的,虽然有时会与经典力学中的自转相类比,但实际上本质是迥异的。自旋为0的粒子,从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相同;自旋为1的粒子旋转360°表现相同的性质;自旋为2的粒子旋转180°表现为相同的性质;自旋为 的粒子旋转两周表现为相同的性质。关于自旋的运动本质,目前还在研究当中。 电子自旋假说 2.泡利“不相容原理” 电子的自旋假设,始于碱金属原子光谱研究。在高分辨率光谱仪下,人们发现了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对于碱金属原子s能级是单层的,而p、d、f能级都是双层的。 1924年,泡利在研究反常塞曼效应时发现,原子的角动量只能来源于外层电子,否则塞曼效应的分裂宽度就将依赖于原子序数,而这与事实不符。泡利提出了四个量子数的思想,他还发现,其中一个磁量子数只能取 ,他不知道该量子数的物理意义,把它归于一种特殊的,经典理论无法描述的“二值性”。 结合碱金属和惰性气体原子光谱所积累的大量资料,于1925年提出了“不相容原理”。 电子自旋假说 3.泡利与自旋假说的爱恨纠葛 德国物理学家克勒尼希在蒂宾根时,朗德给他看了泡利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四个量子数和不相容原理的思想,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当天下午克勒尼希就据此导出了“相对论线性公式”,并得到了双重分裂的Z4比值,这一结果完全符合实验结果,也与朗德半经验的“相对论分裂法则”相一致。 1925年1月8日,克勒尼希会见了泡利,告诉了他的想法。没想到泡利明确的反对道:“这确实很巧,然而和事实却毫无联系的。”克勒希尼明白自己的假说在理论上存在困难,但还是为泡利的反对如此明确而感到惊讶。 电子自旋假说 朗德在得知泡利的态度后,也觉得理论是错误的。此后克勒希尼又前往哥本哈根等地与海森堡、克拉默斯等人讨论这个假说,均未得到积极反响,因此便没有公开这一假说。 1925年,荷兰莱登大学的两位博士生乌伦贝克和古兹米特在其导师的支持下,也独立的引入了电子自旋的概念。他们指出:泡利的量子数不再局限于他原来的模型描述。分配给单独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失去了他们的原始意义。显而易见,具有四个量子数的电子同时也具有四个自由度。 在乌伦贝克和古兹米特提出电子自旋的这一假说后,泡利仍然持否定态度。 电子自旋假说 1925年12月,众多物理学家云集莱顿大学,庆祝洛伦兹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期间,电子自旋假说成为了他们议论的中心。 专程前来的玻尔会见了泡利和施特恩,两人极力劝告玻尔不要接受电子自旋的假说。倒了莱登,刚见到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就问玻尔关于旋转电子他相信什么。玻尔询问自旋轴线和轨道运动之间的必然相互耦合的原因,爱因斯坦回答道:这种耦合是相对论的一种直接推论。爱因斯坦的话使玻尔完全相信了这一假说,并成了“磁性电子的福音”。 荷兰莱顿大学 电子自旋假说 玻尔在格丁根和柏林分别会见了海森堡、泡利等人,力劝他们接收自旋概念。海森堡受玻尔乐观态度的影响,谨慎的认为磁性电子的说法有可能正确,而泡利则不然。 后来玻尔在1959年致威尔登的信中回忆说:“他对我的‘背叛行为’以那种我们全都高度珍视的感情方式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且为了一种新的‘异端’居然被引入到原子物理学中而表示了惋惜。” 电子自旋假说 1926年4月,《自然》发飙了美国物理学家托马斯的一篇文章,成功的运用相对论处理了关于自旋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玻尔分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