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7 卷 第 6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7 No.6
2014 年 11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Nov. 2014
唐代贫女难嫁现象探析
翟桂金
(聊城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摘要:中唐以后贫女诗的大量出现,反映了贫女难嫁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而导致这一
问题的原因一是受北朝以来财婚习俗的影响,二是科举制的推行造成女性地位的相对降低,而最根本的原
因则是“女多男少”的人口性别比失调所致。
关键词:唐代;贫女诗;财婚;科举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 - 5124(2014)06 – 0061 - 06
学界对于中唐以后“贫女”题材的诗作评述 存在。
颇多,传统学者多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将这一现象 的确,安史乱后,知识分子的仕进之路越来
归结为创作主体怀才不遇之心理写照,现代学者 越窄,武后和玄宗时频繁举行的制科已很少再举
在评析这类诗作的艺术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现 行,于是越来越多的普通士人只好挤向常科这条
实中的贫女现象,但多数学者都将其归因于财婚 路,从而造成科考之路愈发艰难。屡试不第者自
风气或归因于政治黑暗。① 笔者不揣浅陋,欲从 然很多,其中有些人就借贫女难嫁现象将自己知
社会风气和人口问题等方面入手,来重新分析中 遇难觅的苦闷心情寄于诗作之中。但中唐时期描
唐社会出现的这一突出现象,望方家指正。 写贫女的诗作如此多,仅认为是贫士自况恐怕有
一 些偏颇,贫女难嫁在当时社会应是普遍现象。
中唐时期出现了一批描述贫女难嫁的诗,如 实际一些唐诗也点明了原因,如晚唐邵谒的
秦韬玉的《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 《寒女行》直叙难嫁原因是“家贫人不聘,一
[1]1535
已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 身无所归”。 也有些女子身为贡绫户忙于为
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 官府织锦而不能出嫁:“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
线,为他人作嫁衣裳。”[1]1682 张碧《贫女》:“岂 挑纹嫁不得。”[1]1022 而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议
是味容华,岂不知机织。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 婚》更反映了嫌贫爱富的社会风气之盛行:“颜
识。”[1]1191 雍陶《感兴》:“贫女貌非丑,要须缘 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
嫁迟。还以求名容,无媒不及时。”[1]1312 对于唐 趋。”“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
代的这些贫女诗,明清学者从文学创作的主体心 [1]1040
嫁晚孝于姑。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白
理来分析,认为它们是唐代寒士自身境遇的写照, 居易以对比手法记述了婚龄贫女的难嫁现象,贫
如明末钱牧斋评秦诗云:“此韬伤时未遇托贫女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