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免疫服务技术规范 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基本要求 免疫服务人员数量与资质、服务半径参照《北京市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标准》 常规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开诊次数不得少于2次,农村地区不得少于1次,流动人口聚集地区不得少于3次 常规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人员人均接种数<25针次,群体性预防接种日接种人员人均接种数控制在75针次 接种前准备工作 确定受种对象 根据免疫程序时间表,确定受种对象 受种对象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未受种者 根据预防接种记录核对受种对象 主动搜索流动人口中的受种对象,与本地儿童同样管理 每月到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服务站了解流动儿童变化情况 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 采取预约或通知单等适当方式, 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 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疫苗的准备 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 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疫苗瓶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冻结过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检查DaPT 、HepB 是否冻结的方法: 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 ~ 10 分钟) 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 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定被检疫苗冻结过。 疫苗的准备 注射剂型疫苗的使用: ① 将疫苗瓶上部液体弹至底部, 用75% 乙醇棉球消毒开启部位。② 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疫苗瓶的液面下,吸取疫苗。③ 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④ 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疫苗瓶内壁缓慢注入, 轻轻摇荡, 使疫苗充分溶解, 避免出现泡沫。⑤ 冷藏容器内的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在预防接种门诊,门诊工作结束时应将未开启的疫苗存入冰箱,按要求保存。 准备注射器材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前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在有效期内使用。 备好喂服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 疫苗(OPV) 的清洁小口杯、药匙 准备药品、器械 准备75% 乙醇、95% 乙醇、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配有儿童袖带) 、1 ∶ 1 000 肾上腺素、一次性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污物桶等。尤其是抢救相关器材药品,一定要准备齐全。 为新生儿提供首剂HepB 接种的单位,提前准备HepB 、注射器材及相关记录资料,保证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尽快接种。 接种时的工作 接诊流程(参考) 接种场所要求 参照北京市免疫预防规范化接种门诊标准 免疫服务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禁忌证, 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或出生年月日、疫苗名称、接种针次、接种剂量、接种部位,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和本次应接种疫苗的品种。 免疫服务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年、月、日有误, 应及时更正。 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免疫服务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预防接种卡和预防接种证上记录。 接种前告知与健康状况询问 免疫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 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 免疫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 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与第一类疫苗同品种的第二类疫苗时, 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3畅4 (1) 的内容。 接种操作 免疫服务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 皮肤消毒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用无菌棉签蘸75% 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 涂擦直径不得小于5cm ,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 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的规定,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接种技术要点 口服疫苗: OPV 糖丸, 每人1 粒; 月龄稍大儿童可用消毒小勺将糖丸直接喂入口中,看其服下; 月龄较小的儿童呈仰卧位将糖丸用汤匙碾碎,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慢慢送入口中,看其服下;凡吐出者须补服。 皮下接种疫苗: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皮肤常规消毒后, 左手紧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 ~ 40 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1/3 ~ 2/3 ; 放松皮肤, 左手固定针管, 回抽无回血, 注入疫苗; 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接种技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