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则成语.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周一则成语 第二季度学习主题为“学习励志 ”,共学习成语12个,请各单位(部门)按照以下内容,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 1、百闻不如一见 【释义】听一百次,还不如亲眼一见。指亲见比多闻更可靠。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故事】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再派谁去呢?宣帝派人向老将军赵充国请教。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赵充国到了西羌,先认真了解情况,又采取了 分化瓦解的办法,团结了大多数西羌人,终于使西羌安定下来。 2、班门弄斧 【释义】字面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现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讽刺意味。 【出处】《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故事】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 能工巧匠。当时还有一个 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 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 鲁班分不出高低。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 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 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3、不耻下问 【释义】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求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 【故事】卫国大夫孔圉 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 国君为了让 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 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 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 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 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4、才高八斗 【释义】现用来比喻人才华横溢 。 【出处】《释常谈·八斗之才》 【故事】?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 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5、开卷有益 【释义】意指只要翻开书本看,总会有好处的。 【出处】《渑水燕谈录·文儒》 【故事】宋朝初年,宋太宗 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 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 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 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