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说课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史; 隋唐五代文论的总特点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继续发展的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继承了齐梁文学的遗风,时间很短,只是一个过渡。;㈠ 扫除齐梁遗风 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唐王朝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和彻底摧毁六朝门阀世族统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政治上比较清明,经济上发展很快。从文化思想上说,初盛唐的基本特点是要扫除齐梁遗风,建立与唐王朝的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化思想,唐初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批评,正是这种新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梁文学的功过: 功—— 总结了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使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艺术表现技巧渐趋成熟。 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 ;㈡ 反齐梁文风中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是对齐梁乃至整个六朝文学持根本否定的态度; 另一种是批评其过于追求形式华艳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 ㈢ 诗歌革新运动和古文运动;隋唐五代文论选读; 韩愈:(1)“气盛言宜”说;(2)“不平则鸣”论。 白居易:(1)“为时”、“为事”论;(2)讽谕;(3)白居易诗论之弊病。 司空图:(1)“思与境偕”说;(2)韵味”说;(3)“四外”说; (4)诗论之影响。 ;一、陈子昂的文艺美学思想;一、陈子昂的文艺美学思想;1.对齐梁文风的批评;2.“兴寄”说; 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3.风骨说;3.风骨说;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意义;二、皎然的文艺美学思想;二、皎然的文艺美学思想;1.“意”与“境”的关系;2.“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3.皎然的“两重义以上”;具有“意境”的作品的审美品格 ;4.皎然对作品风格特点的概括;5.皎然诗论的影响;三、韩愈的文艺美学思想;三、韩愈的文艺美学思想;1.韩愈的“古文”理论;1.韩愈的“古文”理论;1.韩愈的“古文”理论;2.“气盛言宜”说;3.“不平则鸣”论;3.“不平则鸣”论;3.“不平则鸣”论;4.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5.韩愈的文学理论对后代的影响;四、柳宗元的文艺美学思想;1、文以明道;柳宗元所言之道和韩愈有明显的不同: 一是柳宗元所说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含有老庄之道,诸子之道等含义。他自己就曾经说写文章“参之谷梁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二是柳宗元所说之道,更具有现实性、实用性。他从“利安元元”出发,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中说“仆之为文”“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这和白居易的“救济人病,裨补时阕”的观点一致。 ;2、“著述者流”与“比兴者流”;柳宗元在这里把文学和非文学区别开来:“著述者流”着重阐发某种思想学说,政治主张,其风格以“高壮广厚”“词正理备”为特征,其目的则是“导扬讽谕”。“比兴者流”则出于“咏歌”“风雅”,其风格以“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为特征,其目的则是“谓宜流于谣诵也”。前者是学术,是非文学;后者是文学。这是对六朝的文笔区分,研究文学与非文学的继续。 ;3、论作文的态度; 五、白居易的文艺美学思想;1.“为时”、“为事”说;2.诗歌要讽谕现实的观点;3.白居易诗歌理论及其诗歌创作的缺点; (2)他要求诗歌要“救济人病,裨补时缺”,因此,创作要用“实录”的方法,否定了诗歌要用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样,诗歌岂能不枯涩干瘪,缺乏丰满的艺术形象,他自己的少数诗歌就不能不说有这种缺点。 (3)在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籍,主张“其言直而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必然诗歌直白浅露,他的少数诗歌就正有这种缺憾,不能不说这是与他的诗歌理论有关。;五、司空图的文艺美学思想; 司空图是晚唐的重要诗人,更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司空图最主要的理论贡献是深入、精辟地阐述了诗歌的意境理论。学习司空图的诗论,主要就是要掌握其对诗歌意境理论的阐述。具体表现为: (1)“思与境偕”说;(2)“韵味”说; (3)“四外”说; (4)司空图诗论之影响。 ;1.“思与境偕”说;2.司空图的“韵味”说; (1)韵:指诗歌的气韵、风韵、神韵,根植于作者气质、才情基础上的作品呈现出的艺术风貌; (2)味:借指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3)内涵:优美的诗歌,其所表现的情景,使人感到贴近而不浮浅,深远而含蕴不尽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