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第七章-浅基础研究报告.ppt

[信息与通信]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第七章-浅基础研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7.1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二、选择地基基础类型主要考虑因素 ;人工地基:加固上部土层,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再把基础做在这种经过人工加固后的土层上。这种地基叫做人工地基。;四、常规设计 常用浅基础体型不大、结构简单,在计算单个基础时,一般既不遵循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变形协调条件,也不考虑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这种简化法也经常用于其它复杂基础的初步设计,称为常规设计。;;满足如下要求: 1、承载力 2、变形 3、稳定 4、基础本身(强度、刚度、耐久性、抗裂······) ;两种极限状态设计;五、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7.2 浅基础的类型; 1、? 砖石砌体 砖:标号不应低于MU10,大放角基础。两皮一收或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 毛石:未经加工整平的石料。 注意其构造要求及台阶宽高比要求。 ;2、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 ;3、钢筋混凝土 ;4、灰土 石灰和土的体积比一般为3:7或2:8 灰土干重度≥14.5~15.5KN/m3 ,容许承载力可达250~300KPa。 应:捏紧成团,落地开花 5、三合土 其体积比一般为1:3:6或1:2:4(石灰:砂子:骨料)。;二、按构造分类;二、按构造分类;2、条形基础:长度远大于宽度的基础。;3、柱下十字形基础;4、筏板基础(满堂红);5、箱形基础:目前在高层建筑中多采用;6、壳体基础:一般适用于水塔、烟囱、料仓和中小型高炉等高耸的构筑物的基础。 ;§7.2 浅基础的类型;1、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3、基础埋深选择的原则;1、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等 (2)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敏感 (3)基础承受较大垂直与水平荷载 (4)在地震区或有振动荷载的基础 (5)同一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同 (6)刚性基础构造要求;2、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1)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是确定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 ;2、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合理选择地基持力层应考虑动态(渗流力、浮托力)的作用;;;2、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3)一般基底宜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4)必须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应考虑地下水对基础是否有侵蚀性,以及施工时基坑排水及坑壁围护等问题。;3、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1)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2)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时,两基础之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物荷载大小、基础型式和土质情况而定。 (3)如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的地基。 ;3、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4、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7.4 地基承载力;§7.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一、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基底尺寸 设计时,先选定埋深d并初步选择基底尺寸,求得持力层承载力设计值fa ,再验算并调整尺寸直至满足设计要求。;1、对于中心受压基础;1、对于中心受压基础;d;算法:涉及到fa的宽度修正;F+G ;当el/6时,pmax,pmin0,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基底压力重分布;2、对于偏心受压基础;算法:;二、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 ;三、例题分析;三、例题分析;四、课堂练习;F=1050KN;;地基的容许变形值;《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3??变形计算 ;;地基变形验算一般规定;;§7.7 扩展基础设计;;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3、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 ;; 1)选择基础的材料并初步拟定立面的形式和高度; 2)选择地基持力层并决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3)计算基础底面积并决定其尺寸(循环试算); 4)必要时计算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沉降; 5)验算基础的抗冲切、抗剪和抗弯曲承载力并配置钢筋; 6)决定基础的细部尺寸并绘制结构图。;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设计 ;条形基础 ;2、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现浇基础 ;预制基础 ; 基础底板的高度和变阶处高度按抗冲切计算确定; 基础底板的配筋按抗弯计算确定;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时,尚应检算基础与柱连接处的强度。(当基础混凝土强度

文档评论(0)

138****7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