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句作用题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句或首联的作用 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 (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 (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 (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 (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 (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作用1、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整个环境。 2、引起全篇,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幽静、清新的氛围,奠定了空灵澄净的基调。 3、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赴官寿安泛汴① 张 耒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②。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洛阳府就任寿安县尉,途经汴河之作。②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 (1)诗歌的首联“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 第一问理解句子的含意,一般应首先分析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整体理解句子意思。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要看诗句的具体位置,诗歌开篇的作用往往是:统领下文、渲染烘托、铺垫引出、确定全诗的情感基调等。 (1)含意:秋天来了,西风瑟瑟,到处萧条一片;昨夜下了霜,人们已经开始做棉衣了。作用:首联描写了萧瑟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萧条冷落的意境,暗示了诗人悲凉的心境,(内容上)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结构上 ) 诗歌中间句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问内容上强调了什么,我们只需把诗句的内容梳理一下即可知。“聚散匆匆”内容只“聚散”两字,配合“匆匆”一词,可知说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极言其短暂、仓促。问结构上的作用,我们看句子在诗中的位置,考察上下句的内容,就可得出结论。上句“同在京城”是写“聚”;下句人如“孤雁”“浮萍”是写散,显然中间的“聚散匆匆”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 “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三、尾句的结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小 村 (宋) 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注]。 [注]王民:臣民。版籍:交租税的户籍。论:看待。 (2)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解析】考查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旨。尾联,即结尾的议论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突出(深化)主旨的作用,这首词也不例外。应从结构、内容、主旨方面去考虑。 【答案】(2)总结上文,卒章显志,(2分)表现作者对灾民的同情(1分)对统治者的讽刺(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从军行七首(其二) ??? 王昌龄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 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寓情于景。好处:以景作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