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卷 第4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12 No.4
2014年12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December,2014
文章编号:1672-3031(2014)04-0349-09
堤基管涌破坏特性研究进展
1,2 1,2 1,2 1
姚秋玲 ,丁留谦 ,刘昌军 ,杨晓东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2.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摘要:堤基管涌是汛期堤防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渗透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堤防工程和堤防保护区内生命财产安全。
堤基管涌因其隐蔽性、危害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其发展机理和破坏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
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经验方法、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这四类主要研究
方法分别评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管涌研究水平的现状和管涌防治工作的需求,提出未来研究
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堤基管涌;模型试验;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V139.1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44/ki.jiwhr.2014.04.003
1 研究背景
堤基管涌指汛期堤防内外水头差作用下,由渗透水流引起的在砂性透水堤基内部形成管状渗流
通道的现象,其过程涵盖隆起、管涌、流土等多种渗透变形。堤防抢险中通常也称作泡泉、泉涌、
翻砂鼓水等。通常管涌由下游渗流出口处开始出现砂沸、携砂出流现象,逐渐沿堤基砂层与堤身底
部或堤基表土覆盖层接触面向上游回溯发展,逐渐形成形似管状的渗流通道,并由通道向下游渗流
出口处输砂。当达到一定水头时,管涌通道持续向上游发展,最终与上游水体连通导致堤防溃决。
根据1998年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期间险情统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干堤堤基管
[1]
涌占较大险情总数的52.4 %,居各类险情之首,且7处溃堤有5处由管涌导致 ,嫩江、松花江也多
处出现管涌险情并导致溃堤。笔者2010年汛后赴江西抚河唱凯堤调研发现,唱凯堤溃口附近堤防多
处出现砂沸、管涌险情。2013年黑龙江流域大洪水期间,黑龙江沿岸干堤出现大量的堤基管涌险情。
国外,荷兰历史上多次溃堤因管涌导致 ,1993至 1995年洪水期间,沿莱茵河等主要河流有 180
[2] [3]
多处管涌险情 。美国密西西比河在1993年洪水期间,约5 %的堤防发生了管涌险情 。卡特里娜飓
[4]
风导致的新奥尔良堤防溃决在很大程度上也因管涌引起 。这些管涌险情大部分因为抢险及时或者洪
水位消退没有造成失事,但由于汛期堤基管涌频发,管涌查险、抢险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由于堤基管涌通道在堤基内部,其发展趋势很难用肉眼观察,在汛期危急时刻很难快速判定其
危害程度大小。堤防抢险和除险加固的实践表明,堤基管涌是堤防工程中最普遍且难以治愈的心腹
[5]
之患 ,是多国堤防工程中最普遍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堤防本身及堤防保护区内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由于堤基管涌具有频发性、普遍性、复杂性、难以预测性和高危害性,多年来堤基管涌发展机
理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经验方法、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
值模拟等四大类。
收稿日期:2013-11-19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A7452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防集1132)
作者简介:姚秋玲(1981-),女,安徽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渗流分析与控制研究。E-mail:yaoql@
通讯作者:丁留谦(1965-),男,河南人,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防洪减灾和渗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