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医案之一:反复肺炎发作不愈案(3月2日讲课内容).pdfVIP

冯老医案之一:反复肺炎发作不愈案(3月2日讲课内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阶段学习冯老医案之一:反复肺炎发作不愈案(3 月2 日讲课) 路某,男,26 岁,2011.5.14 ,初诊:5 岁时患肺炎后,每受凉则发肺炎, 并长期咳嗽,吐大量白痰或黄痰,经CT 检查:双下肺支气管扩张。口干思饮, 汗出多常盗汗,鼻塞,大便日3-5 行。苔白,脉细弦。麻黄10,桂枝10,杏仁 10,炙甘草6,桔梗10,生苡仁18,败酱草18,生石膏45 ,清半夏30,大枣4 枚,生姜三片。 实为支扩。 第一诊问题 : 1、大家讨论一直认为是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或者太阳阳明合病兼痰饮)焦 点是方证取舍,此案一诊是选择小青龙加石膏,还是桂枝二越婢一汤合半夏厚 朴汤 或者大青龙合半夏厚朴汤,举棋不定;此诊是否有麻杏石甘合千金苇茎汤的 机会?请老师讲讲。(群讨论) 小儿得麻疹和肺炎易得支扩。 支气管扩张:脏腑辨证属於肺热脾寒,经方辨证为上热下寒。 辨证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鼻塞、汗出咳嗽为太阳表证,(黄痰为表热),盗汗、口干,大便情况为阳 明。 注:大便的次数多、干、稀均有两种情况:一为太阴,一为阳明。 痰多属于太阴 (里寒生饮,饮一般属于太阴)故用大青龙加桔梗生苡仁败 酱草半夏。其中大青龙治疗太阳阳明合病,桔梗生苡仁败酱草排脓,半夏治疗 太阴 (鼻塞是脓)。 支扩不用苦寒,用甘淡清热,此为痰饮化热,故需化饮,用苡仁类。 2 、“生石膏 45”的针对是什么?“汗出多常盗汗”的话,“麻黄 10,桂枝 10” 的比列是否合适?“生苡仁18,败酱草18”针对的是什么? (唐熹) 针对阳明; 桂枝本用6,但其降冲逆力大,表不解上冲厉害咳嗽可多加; 针对排脓化饮清热。用于热痰(黄芩桑白皮不可)因为支扩不用苦寒。 3、长期咳嗽,兼大便日3-5 行,苔白,脉细是否有太阴,所以首诊就要 加太阴药,如术苓干姜等。请老师解惑!(郭瑞辉) 此为阳明利,因口干、黄痰、汗出多。太阴用半夏化饮即可,先不用姜。 1 二诊 5.21:盗汗减,大便日2 行,仍鼻塞,咳咯白泡沫痰,量多,口干饮 多。上方增清半夏为60,细辛10,五味子15。 “盗汗减”因为石膏等清阳明热了,也与表解有关。方证变化不大,黄痰 变泡沫痰,说明寒偏多,加温化寒饮之姜辛味,暗合小青龙汤。 第二诊问题: 1、老师重用半夏加辛、味意在温饮,但为何独重半夏用量至60 克? (群 讨论)如今半夏药效已微弱,故加量(生半夏至少30),没有生半夏故才加量以 取效。 2 、是否可辨为太阳阳明夹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徐晓峰) 可以,小青龙治疗太阳太阴合病,石膏阳明。饮化热可用。 三诊:5.31:鼻塞已,咽干痒,咳重,易汗出,无身痛,纳差,大便如常, 苔白舌暗,脉沉细。 处方:生半夏15,厚朴10,茯苓12,苏子10,陈皮30,杏仁10,炙杷叶 10,炙甘草6,桔梗10,生姜15。 太阳太阴合病,太阴为主。表证已少,里寒重,故半夏厚朴汤,以生姜解 表。 第三诊问题: 1、从鼻塞已,无身痛,无恶寒发热--说明表已解;咽干痒,咳重,纳差, 大便如常,苔白舌暗,脉沉细饮邪在里;易汗出是否有阳明的情况存在或 者还有营卫不和证的存在,请老师予以解疑?方剂中重用生姜是否意味继续解 表? (群讨论) 应为营卫不和之汗出。太阳表还没全解。生姜解表,其他化饮。 2 、“苔白舌暗,脉沉细”说明什么?是不是越发越虚了,能够一诊就只管驱 邪不顾扶正吗?“易汗出,无身痛”+“鼻塞已,咽干痒,咳重”好像不是“半夏厚朴 汤证”。 (唐熹) 不是。舌脉说明里虚寒,不是越发虚了。经方主根据症状反应,不要一味 补,要有是证 (才能补)。 临床上咳嗽、无咽痛,表轻的可辨证为半夏厚朴汤证。 3、是否可辨为太阴病夹饮,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合外台茯苓饮?(徐晓峰) 还有表呢,若无汗出可用了。 四诊 6.11 :仍咳嗽,口含生姜咳减,劳累加重,腹及后背起湿疹,痰多稀 2 白,苔白舌淡,脉沉弦细。 处方:桂枝 10,白芍10 炙甘草6,荆芥10,防风10,白蒺藜15,赤小豆 15,当归10,生苡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