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 第一章第4课时子集全集补集2.doc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 第一章第4课时子集全集补集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1.2子集 全集 补集(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补集的概念; (4)使学生了解全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弄清全集的意义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 本节讲全集与补集是在子集概念的基础上讲述补集的概念,并介绍了全集的概念本节重点是巩固子集的概念,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讲授全集与补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节所学知识点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 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 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 ,AB或BA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 作AB或BA 注: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并且,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4)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ΦA 若A≠Φ,则ΦA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6)易混符号 ①“”与“”: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如ΦR,{1}{1,2,3} ②{0}与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如 Φ{0}不能写成Φ={0},Φ∈{0} (7)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所有真 子集的个数是-1,非空真子集数为 二、讲解新课: 全集与补集 1 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 S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即 S A CSA= 2、性质:CS(CSA)=A ,CSS=,CS=S 3、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U表示 三讲解范例: 例1(1)若S={1,2,3,4,5,6},A={1,3,5},求CSA (2)若A={0},求证:CNA=N* (3)求证:CRQ是无理数集 解(1)∵S={1,2,3,4,5,6},A={1,3,5}, ∴由补集的定义得CSA={2,4,6} 证明(2)∵A={0},N={0,1,2,3,4,…},N*={1,2,3,4,…} ∴由补集的定义得CNA=N* 证明(3)∵ Q是有理数集合,R是实数集合 ∴由补集的定义得CRQ是无理数集合 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A     解:∵A={x|1≤2x+1<9}={x|0≤X<4},U=R             0         4         x ∴CA={x|x<0,或x≥4} 例3 已知S={x|-1≤x+2<8},A={x|-2<1-x≤1}, B={x|5<2x-1<11},讨论A与CB的关系 解:∵S={x|-3≤x<6},A={x|0≤x<3}, B={x|3≤x<6} ∴CB={x|-3≤x<3} ∴ACB 四、练习: 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则a的取值范围是   (D) (A)a<9 (B)a≤9 (C)a≥9 (D)1<a≤9 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UA= {-1},那么a的值为 2   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是空集,B=CUA,求CUB,CU,CUU (CUB= CU(CUA,CU=U,CUU=) 4、设U={梯形},A={等腰梯形},求CUA. 解:CUA={不等腰梯形}. 5、已知U=R,A={x|x2+3x+20}, 求CUA. 解:CUA={x|x≤-2,或x≥-1}. 6、集合U={(x,y)|x∈{1,2},y∈{1,2}} , A={(x,y)|x∈N*,y∈N*,x+y=3},求CUA. 解:CUA={(1,1),(2,2)}. 7、设全集U(UΦ),已知集合M,N,P,且M=CUN,N=CUP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