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是地球的保护伞。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 月球上有大气层吗?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过多会引起酸雨。 每日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统计的指标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通过学习本课,你们一定了解了地球的奥秘了吧?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表面,阅读了资料,还了解了大气层,臭氧空洞、酸雨、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等,一定要记住了哦!,地球这么美丽,我们不能去破坏它呀,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地球的面纱”吧! 臭氧由太阳辐射使氧分子分解后,一个氧原子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而成,通常生成于日照强烈的赤道上空。大气层中的臭氧总量计约33亿吨,但在整个大气层中所占比重极小——如果将之平铺在地表,将不过3mm的厚度——只有一粒绿豆的高度。 臭氧有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特性,臭氧层会保护我们不受到阳光紫外线的伤害,所以对地球生物来说是很重要的保护层。 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和海龙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就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在南北两极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在南极上空,约有2000多万平方千米的区域为臭氧稀薄区,其中14-19千米上空的臭氧减少达50%以上,科学家们形象地将之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水平的持续降低,将会使人类受到过量的太阳紫外辐射,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在这张照片里,蓝色的深浅代表臭氧的含量,颜色越深,臭氧的含量越少。从照片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极上空,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南极臭氧空洞。科学家们一直关注着南极上空的这个空洞,因为它在不停地变化着。这张图片中的空洞还算不大。 这几年来,它们在大气里的含量也的确降低了一点。这张照片是用特殊方法拍摄的,因为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那里的臭氧被破坏了。 一、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二、植树造林,有效转化有害物质 两点建议 * 地球妈妈总是披着厚厚的面纱, 把我们裹在面纱之下。 面纱轻轻飘动, 风儿就对我们说话: “你知道面纱有何作用? 人类生活可不能没有它。” 我笑着对风儿说: “我要揭开面纱之谜,把你的问题一起来解答!” 大气层的存在为地球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哪些自然现象能说明大气的存在?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大气照片 大气 地球 与地球半径相比,大气层显得很薄。 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分组阅读讨论 1、地球大气分哪几层? 2、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系? 3、读图,说明电离层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层的分层 根据大气层的温度的垂直分布、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逃逸层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对流层顶的高度在逐年上升。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本?桑特(Ben Santer)称,自1979年以来,对流层的高度一直在增长,目前高度已增长了数百米。影响对流层高度的可能性因素有五种,其中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含量增大,可以使对流层变暖和体积膨胀,原本距地面9-18千米的对流层便会不断升高。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气现象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逃逸层 大气层的各层有什么特点?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电离层 外层/散逸层 极光产生 占大气总质量的90%,天气现象多发生在这层 臭氧层(有O3吸收紫外线) 飞机飞行 反射无线电波 流星现象 向宇宙空间过渡的层次 高度(KM) 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