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一生PPT》.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國人物篇之一 袁世凯简介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少年袁世凯 出身世代官宦的家族 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13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少年读书勤奋,累到吐学,但是连举人也考不上,只好弃文从武 在朝鲜崭露头角 1884年朝鲜半岛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为“事大党”及闵妃所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1885年,袁世凯被封为清朝驻朝鲜大臣,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小站练兵起家 袁世凯自1895年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起家,渐为清廷所倚重。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系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 支持变法与背叛维新 1898年戊戌政变前,帝党人物曾寄望于袁的新军,谭嗣同即曾面劝袁世凯出兵围攻慈禧太后所居之颐和园。相传袁世凯听时任直隶按察使杨崇伊说康有为已被革职待参,惧怕谭嗣同劝其出兵围攻慈禧太后一事暴露,牵连自己,遂向荣禄告密,西太后闻之大怒,下令逮捕康、梁诸人下狱,并诛杀了六君子。 人生低谷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 蓑笠垂钓为袁赢得极大声誉,黄:袁使非数年间之废罢,则至晚清末造,其声望必不能隆然至于彼极。  黄远生(1885-1915)近代著名记者 逼清帝退位 袁世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于是再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革命党人也认为袁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 签订二十一条约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袁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共分五大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二十一条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袁世凯不敢立即表示接受。消息一经传开,反日舆论沸腾。欧美列强对日本损害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一致不满,纷纷给予抨击。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袁政府事后也不得不声明此项条约是由于日本最后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后历届中国政府均未承认其为有效条约。 袁世凯称帝 1915年2月13日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黎元洪等128人爵位,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极。 袁世凯称帝 称帝的原因: 1,不适应民主政治的烦扰 2,社会基础: 3,思想基础:开明专制 4,迷信:延寿,龙的传说 称帝失败原因: 1,北洋内部的矛盾 2,革命派的反对 3, 立宪的倒退,改良派也失望了 4,地方势力的崛起,地方督抚尾大不掉 袁世凯的功绩 清末新政的中坚力量: 经济上:办实业、修铁路 军事上:编练新军(北洋六镇) 政治上:宪政、法制改革、近代警察制度 文化上:废科举、办报纸、办新学、遣留学 领导清末近代化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 经济上:袁办滦州煤矿 启新洋灰公司 (中国第一家水泥厂) 鼓励民营资本的发展  文化上:推行新式教育,在直隶建大学2所,各种专门学校(现在中专)29所,各级师范院校40多所,中学22所。 两大污点: 一、1915-5-9,有条件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二、1915年12月洪宪帝制 袁世凯的评价 帝制失败后,袁世凯曾对幕僚张一麟吐露:“吾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