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调味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论述 水产调味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晋,陶宁萍,王锡昌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0090) 摘要:介绍水产调味料的概念及其应用,阐述水产调味料的研究动态,包括水产调味料的原料、风味成分及现代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指出今后水产调味料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开发水产调味料的潜在优势。 关键词:水产调味料;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潜在优势中图分类号:TS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989(2006)11-0051-04 Research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aquaticproductflavoring YANGJin,TAONing-ping,WANGXi-chang (CollegeofFoodScience,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Shanghai200090) Abstract: Thearticleintroducestheconceptionandapplicationofaquaticproductflavoring, elaboratesthe researchsituation,includingthematerial,flavorcomponentandnewtechniquesapplication.ThearticlealsoindicatesthedevelopmenttrendofaquaticproductflavoringinthefutureandthepotentialpredominanceofexploitationinChina. Keywords:aquaticproductflavoring;researchsituation;developmenttrend;potentialpredominance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由鲜味型向风味型、香味型发展,不仅要求色、香、味俱佳,还要求调味品具有营养、保健、天然和多样等功效。即“人们倾向于喜欢天然原物风味”,对天然调味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伴随着以方便食品为代表的加工食品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所要求的新食品品种的开发,天然调味料更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在各类天然调味中,水产天然调味料(亦称海鲜天然调味料)因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肽、糖、有机酸、核苷酸等呈味成分和牛磺酸等保健成分,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1水产调味料简介 水产调味料是以水产品为原料,采用抽出、分解、加热,有时也采用发酵、浓缩、干燥及造粒等手段来制造的调味料。它含有氨基酸、多肽、糖、有机酸及核酸关联物等,这些物质都是存在于肉类、天 收稿日期:2006-04-28 然鱼贝类或蔬菜等天然食品中的呈味成分。 日本科学家按照调味料出现和发展过程将调味料开发进程分为6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基本调味料时代,第二时期为使用MSG单质时代,第三时期为复合化学调味料时代,第四时期为复合天然系调味料时代,第五时期为天然系调味料为主时代,第六时期为高度加工的天然调味料时代[1]。而水产调味料属于在第四时期开始出现的中高级调味料。 水产调味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水产加工品(鱼糕、鱼丸、鱼肉肠等);方便食品及冷冻调理食品(方便面、米粉、米线调料、干脆面等);家用调味品(酱油、蚝油、调味酱、调味粉等);休闲食品、快餐食品(薯条、虾条、膨化油炸食品等);各式汤料、菜肴、腌菜类[2]。 我国常见的水产调味料,包括鱼露、虾油、蚝油等传统水产调味料和化学鱼酱油、虾头汁、虾味素、 作者简介:杨晋(1982-),女,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卫生。 51 2006 专题论述 黑虾油等利用化学或生物技术开发的新产品。近年来,日本十分注重我国传统的水产调味料、如鱼露、蚝油等传统调味料丰富的呈味性,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开发,已上市的产品有扇贝酱、南极磷虾酱、蚝酱等。今后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水产调味料的生产结合,将是水产调味料生产发展的方向[3]。2国内外水产调味料研究现状2.1水产调味料的原料 2.1.1水产品包括鱼贝类、甲壳类水产动物及海藻类水产植物。我国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尤其低值海洋产品较多。若能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资源,开发新型调味料,则为低值海洋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大日本制药”公司1995年上市的“海鲜鲑昧”调味料,是以大麻哈鱼为原料,经酶分解制成的肽类调味料,与一般鱼酱相比,该调味料色泽很浅,鱼臭几乎感觉不出,低聚肽含量达70%以上,营养非常丰富[4]。杨志娟(2002)以牡蛎鲜肉为原料,经组织自溶、中性酶水解、脱腥、调配处理等工艺制得牡蛎鲜味油[5]。张添等(2003)采用双酶法水解新鲜文蛤肉,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文蛤调味[6]。 2.1.2水产加工副产品包括贝类、甲壳类、硬骨鱼类、海藻类的煮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