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高校化学室安全事故警示录_河南师范大学.ppt

近年国内外高校化学室安全事故警示录_河南师范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实验室危害认知 实验场所的潜在危害因子 ? 物理性危害因子(略) ? 化学性危害因子 ? 生物性危害因子(略) ? 辐射、放射性危害因子(略) ? 人因工程危害因子(略) ? 其他 实验室中的 重要危害因素 组织缺陷 ● 工作流程 ● 培训,考核义务 ● 工作配合 ● 一般通讯 ● 责任不清楚 ● 报警和求援系统 ● 急救系统 危险物质 ● 由气体、蒸汽、气溶胶、 液体、膏状物等引起的直 接和间接的健康损害 ● 火灾和爆炸危险 特殊物质性能,或正在进 行的反应无法受控,或物理爆炸. 生物物质 ● 由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危害 ● 基因,生物提的敏感性毒物 机械作用 ● 有危险表面的部件 ● Implosion ● 传输介质 电 危害人体的电流 特殊物理作用 ● 噪音 ● 超声 ● 非电离辐射(UV-,IR-,激光辐射) ● 电离辐射(X射线辐射,放射性辐射) ● 电磁场 热损害 ● 与热介质接触 ● 与冷介质接触 人的缺陷 最严重的缺陷 最大的缺陷 最根本的缺陷 实验场所以实验室化学性灾害 为主 ? 用量少 ? 种类多 ? 人员更替频繁,新进人员为数众多 ? 新研发,未知风险很高 实验场所安全卫生基本工作 ? 危害认知 ? 危害评估 ? 危害预防及改善控制 ? 人人参与,人人都是安全员! ? 多查资料、增加知能 为什么必须注意实验场所安全? ? 保护自己 免于实验场所的危害 ? 保护他人 免于实验场所的危害 ? 互相保护 免于实验场所的危害 ? 法规要求 ? 劳工安全卫生法及相关子法规 ? 管理组织、教育训练 ? 允许浓度、环境测定、安全卫生管理 ? 安全设施、设备检查 化学性危害 ? 灾害类型 ? 化学品毒性危害 ? 火灾爆炸危害 ? 粉尘危害 ? 化学实验室缺失 ? 化学物质未明确分类、标示及存放 ? 未提供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化学物质存放场所未符合安全规定 ? 化学物质未在适当地点操作 ? 化学废液之分类、标示、存放地点不适当 ? 局部排气系统欠佳,使用维护不当 六大表现 一氧化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氧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化学中毒(Poison of chemicals) 化学中毒就是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体内,前两种是主要途径,后一种比较次要。 ? 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 分布 ● 生物转化 ● 排出 ● 蓄积 ? 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化学品的毒害作用可分为如下临床类型,引起 ? 刺激 ? 过敏 ? 缺氧 ? 昏迷和麻醉 ? 全身中毒 ? 致癌 ? 致畸 ? 致突变 ? 尘肺 ? 化学品危害暴露途径 ? 食入 ? 皮肤接触 ? 呼吸道吸入 ? 眼睛接触 ? 食入危害与灾害案例 ? 若经由口腔食入,则会使口腔、鼻、喉咙、肺部、和消化道黏膜所吸收,而可能造成这些组织受到伤害,和产生系统中毒。 ? 1997 年 12 月,台湾某私立大学化工研究所,学生因在实验室中误食溴化丙烷而导致死亡之意外事故。 ? 皮肤接触危害 ? 皮肤的局部刺激 ? 化学品进入皮肤 ? 毛囊、皮脂腺、汗腺、和皮肤外表皮的吸收 ? 割伤 ? 擦伤 ? 呼吸道吸入危害 ? 化学品以气状污染物 ( 气体、蒸气 ) 、粒状污染物 ( 粉尘、雾滴、燻烟、气胶 ) 存在。 ? 经由口部黏膜、喉咙、和肺部等吸收途经进入人体。 ? 造成研究人员的中毒潜在危害,或人体内某些正常的细胞组织受到严重损伤。 ? 影响暴露程度的因素 ? 污染物的特性 ? 水溶性 ? 粒径大小 ? 浓度 ? 暴露特性 ? 路径 ? 时间 ? 暴露者的特性 ? 呼吸道特性 ? 呼吸型态 眼睛接触危害 眼睛非常敏感和易受刺激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