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内自来水海水沙滩砂砾与贝类中微型塑胶之现况调查.pdf

国内自来水海水沙滩砂砾与贝类中微型塑胶之现况调查.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國內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微型塑膠之現況調 查 楊喜男、黃壬瑰、陳怡如、李世偉、許令宜、羅仕麟、林榆翔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摘要 塑膠被人類大量生產、使用與拋棄後,已在地球環境中無所不在,微型 塑膠污染近年被聯合國視為影響最廣泛深遠的環境議題之一 。本研究因應此 議題及國內現況之瞭解,進行國內首次之環境中微型塑膠現況調查。本調查 使用 3 種檢測方法包括熱觸法、染色法及顯微光譜法,前2 種是目前國際常 用的微型塑膠定量法,可以測得微型塑膠的數量,而顯微光譜法分析技術, 可有效定性及定量樣品中的微型塑膠。本研究於 106 年 12 月至107 年7 月進 行全國89 處自來水淨水場、7 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 處海水浴場之自來水、 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 膠。其中自來水中以熱觸法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數量範圍為0 至9 根/公升; 海水微型塑膠以螢光染色法檢測之數量範圍為每1,000 公升有1,000 至18,500 個,沙灘砂礫每公斤26 至2,400 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 0.2 至5.2 個, 經顯微光譜法分析技術鑑定檢測出之微型塑膠多屬常見之塑膠材質。 1 一 、前言 塑膠廣泛應用在於各種民生和工業產品,大量產物多僅供短暫使用,並 迅速轉化為廢棄物,其中一小部分回收或焚燒,而大多數則被丟棄到垃圾掩 埋場或散落在環境中,塑膠進入環境,它們的異質物理化學性質可能會導致 非常不同的命運和影響[1] 。塑膠在環境中降解有四種機制:光降解、熱氧化 降解、水解降解和生物降解。一般來說,塑膠的自然降解起始於光降解,後 轉為熱氧化降解[2] 。太陽的紫外光激活氧原子,提供塑膠聚合物分解所需的 能量,這使得塑膠變得脆而且易分解[3] ,直到塑膠聚合物鏈達降解成低分子 量足以被微生物所代謝,將聚合物中的碳轉化為二氧化碳。塑膠降解過程非 常緩慢,可能需要50 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降解 。 廢棄塑膠中以微型塑膠倍受關注,微型塑膠(microscopic plastic fragments and fibers)一詞最早出現於2004 年Science 科學雜誌,首次用於描述非常小的 塑膠碎片(〜20 μm )[4] ,2009 年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協會(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 NOAA )定義微型塑膠,小於5 毫米(mm ) 的塑膠都可稱為微型塑膠。微型塑膠被認為新興關注污染物質[5] ,這是因為 微型塑膠持久不易分解,體小易被生物攝入外,比表面積大外,製造塑膠時, 通常會使用添加劑,例如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來增強柔韌性,為一種可能 的致癌化合物),雙酚A (加入到聚碳酸酯和塑膠樹脂中,為一種內分泌干擾 劑);微型塑膠還可以吸附持久性有機物污染物,如多氯聯苯(例如冷卻劑) [2, 6] 。雖然微型塑膠對生物體生理學和食物鏈中潛在生物累積途徑和影響尚 未清楚,但部分研究評估有食入的潛在毒性風險[7-11] 。 Carpenter 1972 年最早記載微型塑膠進入海洋污染環境生態[12] ,目前全 球海洋生物及其棲地均發現微型塑膠蹤跡[8] ,包括浮游動物[13] 、底棲無脊 椎(沙蟲)[14] 、貝類[9, 10, 15] ,大至魚類[16] 、海龜[17] 、海鳥[18]等生物體內 均有發現。可能造成生物體鰓[19]及消化道阻塞、攝食量減少,致生物獲取能 量不足,傷害或死亡,因此近 10 年來,有關關注於海洋環境微型塑膠議題之 研究相當多。相較於海洋環境,自來水之調查報告相當少,其中 106 年 9 月 1 6 日聯合新聞網轉載非營利組織「Orb Media 」之報導,其標題「全球飲用水 危機!83%飲用水中含塑膠分子」,該報導中說明檢驗全球 10 餘國的 159 件 自來水(tap water) ,結果發現其中83%的自來水樣品檢出微型塑膠纖維 (其中 黎巴嫩94% 、歐洲72% 、印尼76% 、烏干達81% 、美國94% 、印度82% 、厄 瓜多75% ,如圖1)。檢出之微型塑膠主要為纖維狀(fibers) ,占約99.7% ,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