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城市边缘荒漠化景观整治研究
摘要 被列为生态危机之首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危害到我国城市安全。本文在分析我国荒漠化危害、成园、学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毛乌素沙漠与榆林市西北交界区域景观规划试验为例,提出景观规划作为整体调控指导,结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风力发电等多种学科,以可持续的生态方法治理城市边缘荒漠化、保护城市安全的同时,拉近该类型土地与城市、市民的关系,建立集保护城区、优化环境、教育、游赏、科学实验于一体的“沙漠一城市”边缘景观。景观整治运用措施主要有:风电先行,为城市长远建设提供资本;选取当地以及沙漠适生植物,对荒漠化程度不同的土地以及盐碱地进行生态恢复、固沙防风治理。在田林防护系统、田林恢复系统、沙地经济植被区、固沙植被区、盐碱地植被修复区、大漠公园、管理中心、风电厂和风车矩阵构成的防护规划体系中,科学地经营以自然环保观念为主导的地域性生态旅游业,加速当地城市发展良性循环系统的生成。
关键词 城市边缘荒漠化;多学科交叉;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7-0160-0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7.026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首次正式提出荒漠化危机。当今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的问题,被列为世界生态危机之首,有“地球的癌症”之称。1992年联合国公约对荒漠化一词做出完善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潜在发生荒漠化区域总面积可达331.7万km2。2006年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
1 研究背景
1.1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危害比其他任何灾害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它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能进一步诱发其他多种自然灾害。荒漠化危害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土地退化层面:生境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沙漠蔓延、吞噬绿洲,洪涝灾害引起土体搬运沉积,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第二个危害层面是生物群落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密度下降,恶性循环和逆向演替。第三个层面是引发气候灾害:沙尘暴次数增加;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气温回升。
1.2荒漠化的成因、发展及特点
荒漠化的成因包括人为活动成因和自然成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荒漠化的最直接成因,表现为: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乱采樵,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过度放牧造成土地退化、植株低矮、覆被稀疏,使地表零星地裸露。同时牲畜践踏破坏了结皮结构,加剧了土壤的风蚀。过度樵采破坏了天然植被,是造成沙丘的活化和沙质草原上风蚀发生的原因,尤其发生在干旱荒漠地带。不合理灌溉方式是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导致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由地理和气候两部分组成。地理因素包括: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对水汽的阻挡;疏松的沙质土壤。中国干旱、半干旱以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海洋,而纵横交错的山脉,特别是青藏高原对水汽严重阻隔,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全球降水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另外,我国西北部地区有数亿亩的沙质草原土,沙粒的松散性是荒漠化的物质基础。气候因素包括:温室效应;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大范围频繁强风。频繁而又超过起沙风速的大风是荒漠化的原动力。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加、地表水分缺乏、植被稀疏、固沙能力低下,促进了荒漠化的形成。
1.3荒漠化研究现状
当前荒漠化研究,围绕荒漠化成因、发展过程、监测及治理等方面展开,主要包括: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自然及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协同作用;物理及化学作用对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的影响;荒漠化与生态变化相互作用与制约;荒漠化监测、发展趋势与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荒漠化治理的高科技措施;荒漠化逆转过程及其整治的模式;荒漠化的评估与荒漠化地图的编制。
可见,我国当前对于荒漠化的防治研究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体系。然而荒漠化治理具有专业研究性极强的特点,在荒漠与城市景观交互融合和公众了解、参与、自主保护土地意识方面尚有很大差距。
2 案例介绍和研究方法
2.1试验性规划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位于毛乌素沙漠与榆林市西北部的交界地带。毛乌素沙漠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身处亚洲大陆腹地,具有中温带气候,是中国沙化重灾区之一。榆林市西接毛乌素沙漠,东临黄土高原。在过度放牧、不合理耕种、乱砍乱伐天然林三大主要人为活动下,大面积水系干涸、草原退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素质农民培训行政第一课.pptx
- 第二单元写作“劳动光荣”: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docx VIP
- 大气湍流信道中的激光束传输到达角起伏计算及实验 the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angle-of-arrival fluctuation of laser beam transmission in the channel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pdf VIP
- 集合单元测试(职高).doc VIP
- 长钢轨存放作业指导书.doc VIP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pdf VIP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融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最新版】.pptx
-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新).docx VIP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