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 脏 毒 理 学 背景资料 我国是肝病大国,以河北为例,以往,乙肝的发生率达到4%,而现在仅为0.3%,而脂肪肝、酒精肝、药肝和肝硬化等其他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同比却攀升了17.8%,达到5000万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又一严重社会问题。 有报道表明,在持续饮酒 10-20 年的人群中,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病率为 20%。有关统计显示,60%的嗜酒者患有脂肪肝;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生成肝纤维化;10%以上可转化为肝硬化。 以往脂肪肝、酒精肝常见于发达国家,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迅速攀升,与近些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高糖的大量摄入有极大关系。 肝病是一种几乎肆虐了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公敌。我国和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是个肝脏病多发国,有超过1亿人患肝病。目前,全球仍以每年新增肝炎病患者约5000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我国一年约有2000万人新感染上各类肝病,全国一年所花费的防治经费高达1千亿元以上。 概 述 肝脏毒理学:利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肝脏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化学性肝损害:化学物引起的各种急性和慢性肝损害。 短期暴露:肝细胞内脂质蓄积 肝细胞坏死 肝胆功能障碍 长期暴露: 肝硬化 瘤样改变 第一节 肝脏作为毒作用靶器官 肝的基本单位: 肝小叶: 肝腺泡:带氧浓度、胆盐、酶分布及活性不同 Ⅰ带 Ⅱ带 Ⅲ带 肝腺泡 (二)肝脏细胞 (三)肝脏生理生化功能 1. 分泌胆汁,促进脂肪和脂质的消化和吸收 2. 具有内分泌作用,合成清蛋白、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等蛋白 3. 物质和能量的代谢 4. 解毒和吞噬防御功能 5. 造血功能 二、常见的肝毒物 1.体质依赖性肝毒物 主要为药物 特点: 特异体质,无剂量依赖性,不能复制动物模型 2. 真性肝毒物 特点:剂量-反应(效应)关系,能复制动物模型 直接肝毒物:CCl4、氯仿 间接肝毒物:黄曲霉毒素、乙醇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学(HLPP) 第二节 肝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与机制 一、肝细胞死亡 一、肝细胞死亡 毒性机制: ①毒物产生自由基 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通透性增加 细胞死亡 ②毒物/代谢产物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 ③毒物损伤线粒体 影响细胞呼吸链中酶蛋白的合成,细胞内呼吸停止 细胞死亡 ④毒物致使细胞骨架损伤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钙稳态失调 肝细胞死亡 二、脂肪变性 二、脂肪变性 毒性机制: ①脂肪酸氧化减少 ②甘油三酯合成增加 ③运脂蛋白合成减少 ④肝外游离脂肪酸入肝过多 三、胆汁淤积 表现: 胆汁形成减少,胆汁分泌与排泄受阻 胆小管肿胀,胆栓形成,肝细胞肿胀、死亡和炎症 血清中胆盐和胆红素含量增加 胆红素在胆道排泄受阻时,可在皮肤和眼睛沉积,产生黄疸 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黄色或深褐色 评价胆道排泄功能:磺溴酞钠 三、胆汁淤积 毒性机制: ①损伤肝细胞膜的功能 ②胆管壁上皮细胞通透性降低,使胆汁流降低,发生胆汁淤积 ③化学物在胆管内沉淀,胆栓形成,阻塞胆管,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淤积。 四、肝窦状隙损害 毒性机制: ①毒物导致肝窦扩张,窦状隙阻塞,导致肝脏充血 ②毒物对窦状隙上皮细胞壁进行性损害,导致其屏障功能丧失,肝窦间隙充血,出现紫癜性肝炎。 五、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表现:广泛的纤维组织蓄积 特点:致命性和不可逆性 毒性机制: ①肝细胞坏死后,细胞被分解、吸收,成纤维细胞增生,合成胶原增多,胶原沉积形成纤维化 ②激活Ito细胞,胶原合成增多 ③肝星形细胞被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收缩力增强,纤维化介质分泌。 六、肝癌变 毒性机制: ①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生物大分子(DNA)造成损害 ②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 ③活化肝细胞癌基因 ④抑制肝细胞抑癌基因 第三节 肝损害所致的生物功能障碍 一、物质代谢障碍 (一)营养物质代谢功能障碍 1.肝糖原贮备量明显减少,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功能发生障碍,机体血糖降低,机体供能不足。 2.脂肪代谢障碍 3. 清蛋白合成障碍 4.氨基酸代谢障碍 (二)化学毒物解毒功能障碍 二、凝血功能障碍 1.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2. 清除纤溶酶能力降低,纤溶亢进 3. 抗纤溶酶活性减少 三、免疫功能障碍 (一)病原微生物感染 库普弗细胞吞噬能力下降 (二)肠源性内毒素侵害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第四节 化学性肝损伤的检测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颅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合辑(详尽版).pdf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交底.docx VIP
- 写字教学讲座.pptx VIP
- 2025年厂内叉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5章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杜国平 - 复件.ppt VIP
- 17J610-1 特种门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套1000道(已打印).xls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