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玉树地震滑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玉树“2004-04-14”地震滑坡发震构造 与危险性初步评价 许冲 2010.04.26 主要内容 (1)背景与意义 (2)研究区大地构造及玉树地震情况 (3)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4)地震滑坡危险性索引图的构建 (5)研究区乡镇与公路地震滑坡可能危险性评价 (6)分析与讨论 (7)总结与不足 背景与意义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北京时间) 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玉树县 Ms7.1级大地震(玉树地震) 截至2010年4月25日,玉树地震造成了2220人死亡,70人失踪,12135人受伤, 据灾区一线人员所见,玉树地震不但造成了大量房屋、桥梁倒塌,而且诱发了较多的山体滑坡、滚石等 那么,玉树地震灾区滑坡的可能危险性程度如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人研究表明(Keefer DK,1984;Rodriguez CE,1999),地震诱发滑坡的最小震级为5.5级(不考虑处于临界滑动状态下的斜坡,在极轻微震动下就会发生滑动的情况),而玉树地震的震级高达Ms7.1级,且震区构造活动强烈,加之震区地形以高海拔山地为主,所以,玉树地震诱发滑坡问题不容忽视。 玉树地震概况 研究区范围:95°15′~98°E,32°~34°30′N 投影方式:WGS1984椭球体、UTM、47N度 研究方法 方法的其它成功运用:Pandey,2008;SahaAK,2002;Shaban,2001;TemesgenB,2001;SalehB,2000;WachalDJ,2000;LiuJG,2003 平台:ArcGIS 方法:专家因子分级与权重赋值方法 优点:原理简单、对数据要求较低 缺点:与统计方法(数据驱动)相比较,该方法属知识驱动,难免受人为因素影响 震前研究区滑坡情况 玉树地震前,研究区内发生滑坡灾害82处(其中崩塌14处、狭义的滑坡17处、泥石流51处)。 震前滑坡大多沿着玉树-甘孜断裂分布,多分布在玉树发震地震的北东侧,具有丛集性发育的特征。 (全国地质资料馆) 玉树地震区大地构造 图片来自付碧宏科学网博客(有改动) 由于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的推挤作用而导致青藏高原缩短,同时内部的块体沿一些重要的块体边界断裂带发生侧向滑移,造成青藏高原主体向东移动,并在青藏高原内部和块体边边界形成不同规模的走滑断裂系与挤出块体。 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方向运动,块体南部的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平均水平滑动速率达5-7mm/a;北部的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平均水平滑动速率达10-11mm/a(顾瑾萍,2010) 这2条近东西向的断裂带依次向东推移,使其东部的川、滇地区由于受扬子地块的阻挡而产生复杂的断裂形变与块体转动 玉树地震区大地构造机制 块体滑动速率高的昆仑断裂带上发生了昆仑山口西8.1地震 对应变能流作正面阻挡的块体东缘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汶川8.0地震 在块体周缘相继发生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如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7.9级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南侧偏西;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发生在该块体西侧;玉树7.1级地震则是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南边界中部) 这表明近20年巴颜喀拉块体的活动非常强烈 图片来自付碧宏科学网博客(有改动)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在金沙江-鲜水河断裂带的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上(西金乌兰湖-玉树断裂带的南端),是甘孜-玉树断裂带突发错动的结果。甘孜-玉树断裂带规模巨大,西起青海治多县那王草曲塘,经当江、玉树、邓柯、玉隆,至四川甘孜县城南,全长约500km。破碎带宽50m至数百米,断裂整体呈北西向展布,仅在当江附近走向北西西,断层倾向以北东为主(仅挡拖一带倾向南西),倾角70-85°,在平面上,该由斜列状排列的一组北西向断层组合而成。断裂带主要发育在三叠纪地层中,以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为特征, 断裂带在玉树县附近的走向为N70°W,该段曾经在1738年12月23日玉树及其西北发生过6.5级地震,1896年3月在其附近的四川省石渠洛须-青海玉树间发生7.0级地震,1979年3月29日青海玉树南东6.2级地震(冉勇康,2010),2006年7月18、19日在青海玉树发生了5.0、5.6、5.4级地震(都昌庭,2006),可知这次地震是甘孜-玉树断裂带在玉树县附近区域近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 玉树地震发震构造 玉树地震及地表破裂点 “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 研究区地震参数分析 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研究区地形分析 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研究区岩性分析 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构建危险性结果索引图 LHI(1)=[Intensity]*9+[mainfault]*8+[slope]*7+[tpi]*6+[lith]*5+[fault]*3+[hydro]*2 LHI(2)=[pga]*9+[ma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