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壳化石之腔骨类
学 生:何树兴 学 号:2013021243
摘 要:小壳化石,在形态特征上它们各自与稍晚一些时候的有关古动物门类相类似,但又存在很多的差异,表现了早期小壳化石的原始性。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发生、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壳化石分布广数量多,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发现,且已成为寒武纪最早期建阶划带的标准化石,也是划分前寒武纪和寒武纪地层界线最重要的古生物依据。腔骨类,为小壳化石中一分类未定的自然类别,对于此类化石的研究相信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发生、进化以及武纪最早期建阶划带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小壳化石,腔骨类,寒武纪最早期,建阶划带,标准化石
一、概述
1、小壳化石简介:小壳化石(small shelly fossil)由 Matthews所建,是指出现于前寒武纪末期至早寒武世早期个体微小的多门类带壳动物化石。出现于伊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软躯体动物群之后,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群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已发现有最原始的软舌螺、似软舌螺类(Hyolithelmithes)、单板类、双壳类、腹足类、喙壳类、腕足类、海绵类、锥石类、节肢动物、管状化石(tubular fossils)、牙形刺状化石(conodont-like fos-silS)、球状化石(globular fossils)和其他一些分类位置尚不明的动物化石,如腔骨类(coeloscleritophoran)、托莫特类(tommotiids)、开腔骨针类(chancelloriids)、拟骨状壳类(paracariuachitiids)、织金壳类(zhijinitids)。这些化石往往共生在一起,组成一个丰富的多门类动物群,其中以中国扬子地台寒武系最底部的梅树村阶动物群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台的托莫特动物群为最典型。这些化石的特点是个体小,肉眼难以见到,大小在0.1~5毫米左右。其形态多种多样,如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拟牙形刺类大多呈锥形;腹足类大多呈旋转锥形;单板类、多板类、腕足类大多呈帽形、贝壳形;海绵呈针形、放射形;锥石类多呈锥管状,腔骨类、托莫特类、开腔骨针类、织金壳类呈多骨片或多骨针系列等等。
2、腔骨类简介:腔骨类(Coeloscleritophoran),为小壳化石中一种分类未定的自然类别,由Bengtson和Missarzhevsky在1981年提出,包括3科:Wiwaxiidae(维王克壳类)Walcott,1911 ( = Halkieriidae Poulsen ,1967 = Sachitidae Meshkova 1969 ) ,Siphogonuchitidaen(棱管壳类)Qian,1977和Chancelloriidae(开腔骨类)Walcott,1920。但由于寒武系底部大多是分散的骨片以及涉及许多绝灭的种类,尤其对多骨片动物组织(包括骨片系scleritome)缺乏认识,对种群内部表型变异估计不足,对各类生物间的谱系关系缺少了解,造成了分类与命名上的混乱,生态解释的错误和生物物种分异度的夸大等。故而钱逸等认为Bengtson和Missarzhevsky(1981)的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合理。
图1:具腔骨片类骨片系类型(引自Bengtson and Conway Morris,1984)
在1999年,钱逸在《中国小壳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一书中,对Halkieria(赫尔克壳类)和Wiwaxiidae(维王克壳类)之间的差别进行了一些讨论,同时将二者与开腔骨类进行了比较。发现开腔骨类的骨片和完整生物体与赫尔克壳类等有明显差异(如下图2),认为他们的差别达到了门的级别。故而钱逸在1999年将腔骨类分为了两大类即:棱管壳类(Siphogonuchitids)和赫尔克壳类(halkieriids)。
图2: halkieria(a), Wiwaxia(b)和Chancelloria(c)的完整生物体(a引自Conway Morris and Peel,1990;b引自Conway Morris,1985;c引自Walcott,1920)
= 1 \* GB2 ⑴棱管壳科(Siphogonuchitidae)由钱逸于1977年命名,认为是某一生物外骨骼离散部件,为一类重要的集合体骨片的总称,后来发现了许多棱管壳类集合体骨片,这肯定了钱逸关于棱管壳类骨片是某一生物外骨骼的离散部件的看法。此外,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棱管壳类骨片成分主要都是磷酸盐,钱逸和Bengtson (1989)认为其原始成分可能是钙碳酸盐,现有的磷酸盐成分可能是次生的,成岩作用形成的。
棱管壳类主要特点是:壳体小,在 1-3mm 左右;外形不对称,呈棱管状或扁豆状;顶端闭合、尖细,基部有一开孔,为基孔;横断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窄缝状;两端切面形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