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 饰 图 案Pattern Design for Fashion and Accessory 第四节 图案的表现技法 图案的表现技法不仅要适应图案的内容,还必须以生产工艺和材料的特点为依据,并充分发挥和利用工艺和材料所产生的效果。 一、图案的绘制工具 (一)纸张:绘图纸(如各种卡纸、素描纸、细纹水彩纸、高丽纸、宣纸)、草稿纸、拷贝纸(如硫酸纸)等。 (二)笔:铅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针管笔、鸭嘴笔、铁笔、勾线笔(如花枝俏、小叶筋、小衣纹)、涂色笔(如白云笔、水彩笔、水粉笔、羊毫板刷)、喷笔等。 (三)绘图仪器:圆规、直尺、三角尺、云尺、蛇尺、椭圆板、曲线板、多用几何形板等。 (四)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国画颜料、丙烯颜料等。 (五)辅助工具:橡皮、毛刷、胶带纸、图钉、调色盒、调色盘、拷贝桌、绘图板等。 二、图案的表现技法 (十四)熏炙法: (十五)、打磨法 课题训练 服饰图案——基础图案 规格:4开纸 1、题材自选,选取自然形态的植物、动物或人,或者经典图案作为素材图片; 2、根据素材图片选择适合的设计方法,黑白写生或变化设计图案各1幅,2幅彩色二方连续图案,1幅彩色异形适合图案(T恤或旗袍),一幅彩色四方连续图案,表现技法不限。 3、黑白、适合参考尺寸:20cm×20cm或15X24cm 二方连续参考尺寸:6cm×20cm 适合图案参考尺寸:20cmX20cm或12×30cm 4、色彩:色调统一,主题明确。 (十六)、拼贴法 (十七)电脑辅助设计制作法 EXIT 服饰图案 泰山学院精品课程 泰山学院精品课程 (一)点线面黑白法 运用黑白点线表现图案造型,突出肌理的方法。 (二)平涂法 1、无线平涂 2、勾线平涂 平涂法色彩要求均匀 特点:把一切自然现象浓缩为象征作用,排除模仿生,强调图案造型的纯粹性和创造性,抛弃透视法与气氛的束缚,从而以一种稳定的、均衡的、节奏的造像效果塑造新的视觉形象。此法也是图案造型中最基本,也是常用的表现技巧,“平、板、洁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勾线平涂 (三)退晕法 在图案设计中,我们可以把色彩的色调变化分出若干层次进行推移,产生阶梯式的渐变效果 。退晕的表现手法规律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之美感 。 (四)渲染法 渲染又称晕染,可以使形象产生明暗层次,使图形产生起伏变化。 对画面大部分色彩形象作由浓而淡、由浅及深的过渡处理方法,属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技巧。其特点为画面层次感、虚实感和起伏感强、视觉效果丰富而细腻。 (五)点彩法 点彩法源自西方点彩画派,它是利用色彩并置的方法,把较纯的颜色用小圆点或小色块并列起来,通过视觉的空间混合来完成色彩调和的创作技法。 (六)勾线法 这种方法常常用在对比色或大色块的画面上,根据画面的需要选用流畅的、顿涩的、粗或细等不同形式的线条 (七)干擦法 就是用较干的笔蘸色,擦出物象的结构和轮廓,它会在画面中出现飞白的效果 (八)喷绘法 利用喷笔喷出雾状的小点,通过点的大小、疏密、虚实等不同的变化,表现出物象色彩明暗、深浅和远近、空间层次等关系。 喷绘法具有渲染、柔润效果的装饰造型手法。 特点问层次分明、制作精致、肌理细腻,给人以清新悦目、精工细作的美感。 一般在选用此法时,多采用刻形喷绘的方式,如此最易取得画面的上好效果。 (九)油画棒、蜡笔或彩色铅笔描绘法 先用平涂法对图案进行着色,再用油画棒或蜡笔、彩色铅笔在底色上作进一步的描绘;也可以先用油画棒或蜡笔画出纹样,再在上面涂水粉色,用油画棒或蜡笔画过的地方因排水不被遮盖而出现斑驳、粗犷的色彩肌理效果。 (十)拓印法 丰富图案层次和制作肌理的一种方法。画面肌理效果厚重、古朴。 (十一)撇丝法 撇丝法是用工整、细致、均匀的线条,来表现物象的明暗、起伏、转折等关系。撇丝的表现方法多用于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根据物象的形态和生长规律,用笔梢蘸少量较干的颜色画出一组组有虚有实的线条,要求笔触的动势统一。 撇丝法制作时用毛笔醮好色,将笔头分成几小撮来绘制图案形象。 在采用此法时,笔头的分撮与形象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短粗细关系密切。 另外,用色的浓度非常讲究,既不能太湿,也不要太干 。 干湿程度应以描绘对象时流畅自如为宜。 (十二)肌理法 肌理的表现既可以利用各种笔触变化绘制,也可利用其它工具和材料绘制。如滴洒、吹制、撒盐、化水、干擦、沥粉、刀刻、剪贴等,有时加上揉搓、流淌等手法更能产生偶然且神奇的肌理。 刻线肌理 (十三)点蘸法 是在涂好底的画面上,以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