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x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初中物理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一个大头针受到的重力约为5N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 A 【解析】 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大头针的质量很小,在10mg=1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10-5kg×10N/kg=10-4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5℃.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发展新能源.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太阳能???C.石油????D.天然气 【答案】 B 【解析】 解: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常规能源. 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新能源的概念. 本题考查了对新能源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分辨生活中常用的能源哪些属于新能源的范畴. 3.在下列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B.?C.?D. 【答案】 B 【解析】 解:AC、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或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不符合题意; B、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如果灯泡发光,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D、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的不同,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 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答案】 D 【解析】 解:A、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凝固放热.不合题意.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的小水珠,液化放热,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不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是升华,吸热,符合题意. 故选D.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正确的判断物态变化,然后结合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 A 【解析】 解: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光透不过树叶,在树叶的背后形成的一个黑暗的区域就是影子; B、皮影和树影是同样的道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不是影,实质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不透光,光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像; D、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故选A. 有些“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有些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有些

文档评论(0)

hanhua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