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docx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班级: 08 级针推七年制 姓名: 夏平 学号: 200803020134 谈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古代人文文化是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影响了中华名族几千年,中 医作为最早出现分工的职业, 已经延传了五千多年,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吸取了当时的科学知识、哲学思想甚至宗教文学的精髓。在古代哲学思想家中阴阳、道、儒、墨、名、法、道 德六家都对中医理论体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阴阳家、 道家、和儒家的哲学思想影响处于显著地位。 关键词: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 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的问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而《内经》大约成书了春秋 战国时期,当时的经济贸易相对繁荣, 文化发达,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少思想家。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融合了古代的科技知识、古代哲学思想以及宗教门派的思 想。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促成了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吸取了各个领域的特点发展而来,为几千年来的中华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1.阴阳家思想的影响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 最早提出阴阳五行学说的是战国的邹衍,至西汉的董仲舒和淮南王刘安等人得以完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 其行不同, 故谓之五行, 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也” 。这里提出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以及其相生规律, 以解释和概括了宇宙的形形色色和自然界的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 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 阴阳的的对立互根、 相互消长是 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易经》说: ”一阴一阳谓之道 ”, 便是讲阴阳的变化的哲理。 中医借阴阳学说描述人的生理、 病理变化, 人之所以 生病是因为阴阳不平衡, 《内经》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的就是阴阳 要相互协调, 人才有精气神, 才不会生病。 五行学说认为, 世界是由金、木、水、 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五种基本元素相互制约、 相互滋生, 体现了事物间 的整体联系和协调关系, 五行中凡有升发、 柔和的特性属木, 有容纳、长养特性 的属土,具有炎热上炎特性的属火;具有淸肃、收杀特性的属金;具有寒冷、滋 润特性的属水。 中医取类比像, 将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结合起来借以说明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特性和功能特点。 阴阳五行学说奠定了中医思维模式即整体观念。用以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般来说,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结合在一起说明问题, 如《内经 ?灵枢》说:“言阴与阳,和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十八风,尽有阴阳”。阴阳五行学 说始终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 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 经络、气血以及中医的诊治 法则阴阳家的思想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经 ?素问》中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可不同呼!”阴阳家重视先兆征象和顺应四时规律, 《内经 ?素问》中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 根,故与万物沉浮于万物之门。 ”说的就是人体阴阳变化应适应阴阳的规律, 生命才会旺盛。 2.道家思想的影响 关于“道”的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华千多年。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把道看成是 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必须去顺应的自然规律, 因而“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除了朴素的辩证唯物观,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先提出了 “反”这个哲学词,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 “反者道为之动”。老子的思想得到了后代诸家学派的继承,后代思想家尹文等人认为老子的“道”即是“气”,从 而提出了“精气说” 。“精气说” 中提出气的精微部分即为精气, 老子曾提出 “道之万物,惟恍惟惚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说的就是道中有精微物质,这个精微物质真实而有效。它是精气说的萌芽。 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构成天地合自然界的基本物质,精气形成生命,生命 的消亡也是由于精气的耗散。 原始的精气可分为阴阳二气, 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精气的阴阳化身运动变化的结果。 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气学说便由此而来,中医理论借经气学说来说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 中医理论体系认为人体的构成是秉承天地阴阳交感的先天之精而来,如《内经》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也”。《内经 ?素问》说: “夫精也,身体之本也”。说的是精气构成生命,带来智慧。“精气”是“气”的精华部分,由气生化而来,气的生化主要表现在气与形、形与形、气与气的相互转化,从而人体就会不断地更新变化,新陈代谢。 在中医的养生法则也是从老子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