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管理-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

三、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管理-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附件2: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09年验收申请表 学校名称(公章): 扬 州 大 学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或实训基地)名称: 建筑工程基础综合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或实训基地)网址: /col /col14521/index.html 江苏省教育厅制 填 表 说 明 本表所填数据截至时间为2009年9月底。 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加盖学校公章后上报。 表内所填数据请学校认真核实,确保准确无误。 “建设完成情况对照表”等相关表格栏高不够请自行增加。 一、实验教学中心/实训基地的基本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 实训基地的名称 扬州大学建筑工程基础综合教学实验中心 教学 简况 实验/实训课程门数 实验/实训项目个数 面向专业个数 年实验/实训人时数 立项前 12 48 7 229400 验收时 36 161 8 268000 环境 条件 建筑面积 (平方米) 设备台件数 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立项前 3160.2 2083 1006.8 验收时 3350 2687 1521.6 10万元以上设备 (实验教学中心填写) 800元至5万元(不含5万元)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填写) 5万元及以上实训设备 (实训基地填写) 台套数 总值(万元) 台套数 总值(万元) 台套数 总值(万元) 15 329.7912 实验教学中心(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情况 姓名 年龄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电话 刘平 55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办公室: 0514移动电话电子信箱:liuping@ 教学科研 工作经历 1987年12月获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在扬州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至今,1992--1995年赴美国Akron大学土木工程系做访问学者,1998年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扬州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世界地震与工程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现任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扬州市力学学会理事长。 主要教学 科研成果 刘平教授长期从事非均匀非线性弹性力学、混凝土功能材料、结构抗震减震、智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讲“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动力学”等课程。主持完成建设部“灌注桩混凝土膨胀剂力学机理研究”、江苏省教育厅“新型建筑基底隔振元件研究”、扬州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高阻尼混凝土试验研究”等课题,参与完成江苏省建设厅课题“建筑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的研究”。获国家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1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 发表论文: 1、Dynamic Model and Solution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s1996.10,《ICCASS’96》; 2、建筑结构隔震研究与进展,1996.11,《江苏力学》; 3、不可压缩弹性体小变形问题,1996.12,《扬州工学院学报》; 4、跨世纪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育,1997.04,《扬州大学学报》; 5、基底隔震建筑的弯曲梁动力模型,1997.04,《河海大学学报》; 6、连续体模型下基底隔振结构的振型分解法,1997.06,第一界全国土木工程防灾学术会议; 7、Response Spectrum Theory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1997.07,《ICCCBEVII》; 8、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更新动态,1997.08,《当代教育与科学管理》; 9、叠层隔震支座在纵向压力下的解析解,1998.01,《扬州大学学报》; 10、古建筑梁高宽比数之探讨,1998.01,《扬州大学学报》; 11、基底隔震建筑的剪切梁动力模型,1998.08,《工程力学》(EI收录); 12、基底隔震结构的直接能量法,1999.01,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13、膨胀灌注桩承载机理研究,1999.11,《工业建筑》; 14、ER-TMD智能结构控制,国际结构控制与健康诊断2000.9; 15、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监测,2002,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6、结构高阻尼化发展策略,2004.1,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7、地震灾害启示与城市防震减灾策略,2004年第3期,《四川建筑》; 18、高阻尼砼结构动力响应分析-首届江苏省固体力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05.9; 19、羧基丁笨乳胶改性水泥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会议论文),第二届江苏省固体力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6; 20、混凝土在膨胀模型作用下的细观损伤分析(会议论文),第二届江苏省固体力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6; 21、Seismic Perormance of High Dam

文档评论(0)

liuquan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