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小麦的种类和粒籽结构;1.2 小麦的种类和粒籽结构;*;1.3 小麦的性状对工艺的影响;1.4小麦的物理性质
1、容重
;4、小麦粉的种类;5 标准粉和精粉的标准;;2 小麦的清理和制粉工艺流程简介;①湿法清理
毛麦仓 风选筛选 磁选 打麦 (去麦毛) 筛选(风选) 精选 磁选 去石洗麦机(加水);3.2 制粉工艺流程;2.2 制粉工艺流程;制粉工艺流程示意图;2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2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1)保护生产的正常运行
(2)保证产品的纯度与质量;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 ; 3、根据比重不同;根据磁性的不同
依据:利用磁场的作用。小麦是非磁性物质,在磁场不发生磁化现象。
方法:磁选法
设备:永久磁铁、永磁滚筒
根据电性的不同
依据:根据电性的不同利用电场的作用进行分离
方法:静电分选法
设备:静电分选机;2.4小麦除杂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第二节 小麦清理的意义与工艺;思考与练习;第三节 小麦的水分调节和原料搭配;一、小麦的水分调节;1、水分调节的目的;2、水分调节的方法;2、水分调节的方法;;4、着水设备;4、着水设备;4、着水设备;;4、着水设备;二、润麦;*; 2、润麦仓的结构;*;二、润麦;;;二、润麦;;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原料的搭配;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制粉工艺与设备;本章主要内容;4.1 制粉的基本规律;4.1 制粉的基本规律;4.2 研磨效果的评价 ;4.2 研磨效果的评价;4.2 研磨效果的评价;;4.3 磨粉机;4.3 磨粉机;4.3 磨粉机;4.3 磨粉机;4.3磨粉机;4.3磨粉机;4.3 磨粉机;;;5.2 研磨机构-----磨辊
分快、慢辊和 “齿辊” 、 “光辊”两种, 起研磨作用。
齿辊是在圆柱面上用拉丝刀切削成磨齿,用于破碎谷物???剥刮麸片上的胚乳。
光辊则经磨光后采用喷砂处理,得到绒状的微粗糙表面,用于磨制高等级面粉的心磨系统,将胚乳颗粒磨细成粉和处理细小的连粒麸屑。;作用: 将小麦均匀喂入研磨区磨辊全长上,并进入二辊间隙处,流量可调。
对喂料辊的要求:
(1)保证连续而均匀的送料,沿着磨辊整个长度送下的物料,其流层应厚薄一致;
(2)有高度的灵敏度,能准确地调整流量,当流量变化不大时,还具有自动适应的能力;
(3)喂料机构与磨辊的相对位置应保证物料能正确地送入磨辊的间距内,并具有一定的速度,以提高产量;
(4)便于观察进行调整,保证操作安全。;;喂料机构主要包括:
喂料辊、活门、调节手轮等。
定量辊:
配合喂料活门控制送入磨辊间物料的流量。
分流辊:
转速较快,能将物料分布成更薄的流层,并具有一定的降落速度,准确地送入研磨区域。
活门:控制物料的流量。;*;5.4 磨辊轧距调节机构
轧距调节机构是调节物料粉碎程度的工作部件,调节二辊间隙(轧距):
(1)能够灵活地调节两磨辊任何一端和整个长度上的轧距;
(2)安全作用, 两磨辊正常工作时,如落入硬物或流量突然增加,能使其通过后恢复正常的工作;当物料中断时,两磨辊应能迅速松开,以免两磨辊碰击使磨齿损坏。;;;;5.8 影响辊式粉碎机工作性能的因素
a. 轧距: 二辊之间隙(齿顶隙)影响研磨效果,轧距越小,挤压剥刮作用越强;
当流量不变时,轧距减小,研磨压力增强,破碎率增高;
b. 流量: 影响生产率和剥刮率。
轧距一定时,流量增加,剥刮率下降;流量减小,虽能提高剥刮率,但生产率下降。
流量应和轧距配合调节。;c. 磨辊转速及速比
提高磨辊转速,研磨速度增加,生产率提高。在流量不变条件下,提高转速,可以使物料进入研磨区的流量层变薄,研磨效果提高,两磨辊的圆周线速度差是研磨过程中对物料剥刮作用的主要原因。线速度差别越大,研磨作用越强烈。
一般快、慢辊速比采用2.5:1;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制粉工艺与设备;*;第五节 筛理;设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