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之称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联俗称对子,在旧时也称之为桃符。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集娱乐、文化、艺术为一体,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中华民族瑰宝。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 “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挨门观赏取乐。后来,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对联不仅是文人学士施展才华的表现,也成为文人学士酒后茶余游戏的方式。 · 对联的种类· 目前对于对联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分类方法。如果从对联的长短来分,我们可以把对联分为长联和短联。但如果从使用范围上来分则可分: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赠联、源联、中堂联、谐 趣联、行业联、装饰联等。 如果从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分又可分为:叠字联、复字联、顶针联、嵌字联、拆字联、音韵联、谐趣联、无情对、回文联等。 实际上对联还有很多种分类分法,并且由于它们在形式上相互渗透。因此很难有一种统一标准的分类方法。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拆字联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踏破磊桥三块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鸿是江边鸟少水沙即现 蚕为天下虫是土堤方成 ●镶字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参出民间疾苦 议定治国方针 (参议院门口)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民国、总统) ●缺字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弟、忠、信、礼、义、廉(无耻) 二、三、四、五(缺一)--谐音(缺衣) 六、七、八、九(少十)--谐音(少食) 横批:南北--意指(无东西) ●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便宜不便宜便宜(便宜不,便宜,便宜) 实惠不实惠实惠(实惠不,实惠,实惠) 横批:价廉物美 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其人好,不伤悲) 门对千根竹(门对千根竹短)(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组合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共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四口同固,内口皆归外口管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朱元璋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刘基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弓长张又又双,张生求红娘,男单女成双 --李学政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 回文联 书临汉帖瀚林书 (唐伯虎出):「荷和」同音,「上尚」同音。 面上荷花和尚面 (李调元对):「临林」同音,「汉瀚」同音。 (此联也是回文联里的倒顺联) · 对 联 趣 谈 · 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公元964年(后蜀广政二十七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画有神像的桃木板,旧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