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板书设计;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单元是整本哲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整本教材的落脚点,第十二课主要是阐释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它也是整本教材的逻辑重点。本框题在第十二课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为后面介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渐渐发现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冷漠现象。社会阴暗面的出现说明社会上的人们价值观存在扭曲现象。这些现象无时不刻影响着现在的学生们,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这些现象,难免会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为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认识到价值观的作用,故设置此节课,我将此节课的教学思路设置为:了解价值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实例认识学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当前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优秀榜样人物的事迹,了解当前学生的价值观树立情况,以此为基础梳理教学思路、搜集教学素材,制作本课时PPT课件。
教学方式:
体验式、探究式;(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人和物的价值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通过贡献来获得自我满足,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了解榜样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能力目标:
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深刻理解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重点:
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全面、和谐的学生发展观
坚持构建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的生态课堂;教学流程示意;第一环节:教学导入
;;崇高来自于平凡,美善在平时积累。借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的网络热句,尤其当下,非常需要这种点点滴滴的正能量来引导我们的价值观,做薛林冲、陈文波式的好警察、好人。
——《以点滴“正能量”引导价值观》;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微博这一当前火热的信息传递方式,将微博截图通过ppt播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当前的热点话题、热销图书导入本堂课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入主题,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活动。;第二环节:人的价值讲授;一、拍摄物品准备
二、拍摄人员选择
三、拍摄剧本选择;我是制片人;一、价值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假如你是制片人,
你会选择谁来帮助你?;就在于创造价值,
人能创造价值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你会选择哪个编剧?;价值与价值观;设计意图:
采用情景设计,设置情景完成的步骤,逐一按步骤进行,并且在每一步骤设置相关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刻体会概念的意义,为概念的讲解提供了示例,让学生记住概念的同时也理解了概念的本意。;第三环节:
?价值观概念、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讲授;在河北高碑店市西北107国道旁,有一个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地方——“慈兴斋快餐”。在其对外营业的3年时间里,慈兴斋快餐店累计提供免费午餐144000人次,140位老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慈兴斋快餐店的副总经理邱东君告诉记者,他们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为更多的爱心人士带个头。并承诺:只要公司不停,我们就会继续坚持下去!;三、价值观
1、定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杨善洲,生前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他为官多年,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他专注民生,他绿化荒山,造福子孙。他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临终前将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刘寅,一名支教山区的老师,义务支教,没有工资,甚至靠朋友资助生活。在酒吧卖唱、卖CD,只为给孩子们买肉吃。曾经的刘寅也是桀骜不驯的青年,是09年穿越罗布泊的经历改变了他。当时他心里许下诺言:如果能活着出来,就去大山里教书,做点有意义的事。如今坚持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