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情绪的理论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 第四节、情绪和情绪调节 台下座无虚席,观众等待着他的表演。他听到众人低声耳语,还有人在烦躁不安的咳嗽。尽管观众的反应对他并不会造成人和实质性的威胁,他仍然忧心忡忡、换乱不安,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连膝盖都是汗淋淋的,人好像要瘫倒在地。他几乎透不过气来,胸口也好象是压着重物。他喉咙发紧、口干舌燥、一阵阵感到眩晕,夹克里面的衬衫已被汗水浸湿。 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如此紧张的气氛不过是自己凭空的想象;观众也不是可怕的敌人,自己莫名其妙的恐惧只是不合逻辑的. 1.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2. 情绪和情感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2)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情: 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系统。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与特定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相联系, 统称为感情。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神经机制的活动过程。 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指某种体验和感受,常用来描述稳定的,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积累形成; 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第二节 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兰格(1885)提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该理论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招致”。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与血管变化有关。例如: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引起情绪的变化,原因在于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 詹姆斯和兰格理论在具体描述上不同,但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 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1927)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它很难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不同情绪可能表现相似的生理变化,且情绪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而机体的生理变化则是缓慢的,药物引起的机体变化不一定产生情绪等现象。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丘脑,分成两路,一路到大脑产生主观体验,一路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使机体进入应激准备阶段。 例如:遇到一只蛇,视觉感官引起冲动传至丘脑,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种到大脑皮层,判断是否可怕,另一种到植物神经系统,引起应激准备。 如果判断会伤害人,植物神经系统活跃;否则植物神经系统受控制,生理状态恢复平衡。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估——情绪。 理论模式为: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一种态度,如恐惧就要逃避,愤怒就要攻击等)——丘脑交感神经——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 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沙赫特实验过程 实验假设: 如果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生理唤醒状态决定的,三组被试应产生一致的情绪反应。 如果情绪是由环境决定的,则各组被试的情绪反应应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气氛相一致。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 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 包括三种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研究发现: 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 愉快、感兴趣等正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的活动,发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眉间的活动。 真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半球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左半球的电活动没明显变化。 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如吉特等人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