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化的法之界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 李建良主編 199 私營化的法之界限 臺北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專書(16 ) 民國101 年12 月,頁199-295 私營化的法之界限* 林依仁** 目 次 壹、問題意識 伍、組織私化的容許性規範因素 貳、私營化決定之特性 一、組織裁量權之規制 一、關於任務與權限的決定 二、權限規範下的法定評估義 二、特殊的法律概念 務 三、特殊的方式選擇 陸、功能私化的容許性規範因素 參、容許性規範 一、可選擇類型 一、私營化決定的憲法原則 二、評估任務的可移轉性 二、任務規範之容許性 三、評估私人的承接能力 三、權限規範之容許性 柒、結語與展望 肆、任務私化的容許性規範因素 一、私營化的本質意義 一、「審酌情勢」條款與「任 二、法釋義學的重整 務批判」條款 三、法典化的期待可能性 二、解除任務獨占與開放競爭 三、限制國家私經濟活動 * 投稿日:2012年4 月3 日;接受刊登日:2012年11月15 日。[責任校對:陳榕、 簡蔓婷]。 本文撰寫於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期間,若無李建良與劉淑範二 位研究員引領,卒難成就。作者因二位評審意見,使得架構與內容方能清晰與 完整。另對研討會主持人許宗力教授、評論人王碧芳法官、提問人許登科教授 的看法,激發修訂靈感;以及陳佳鴻先生的多方協助,併此申謝。 ** 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200 2011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 摘 要 財政緊縮與去管制化造成國家任務本質的更動。私營化的複雜 表現形態,對於行政總論與各論修訂構成急迫挑戰。本文在於從容 許性的角度探討形式與實質私營化,以作為決斷的依據。作者試圖 其中建立幾項標準與限制。本質上,私營化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法律 概念與。就任務私化須先經任務批判、進行組織私化時須與同等之 公法組織相互參照,形式選擇自由並非自明之理。組織私化既將履 行移轉於私人,能否成功端視招標程序的進行。 綜言之,私營化介於法制定與法適用之間,係變更任務主體與 履行方式。基於重要性原則,立法者須就能否、在何種情況、至何 等程度制定容許性規範。為避免過於干涉行政自主性,自我評估義 務不失為一可行途徑。 關鍵詞:民營化、國家任務、容許性、任務批判、履行責任、擔保 責任、可移轉性。 私營化的法之界限 201 On the Legal Boundaries of Privatization Yi-Ren Lin* Abstract The fiscal crisis and the deregulation have caused a reduction of state ac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