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15 右上肺错构瘤 右上肺结核钙化, 钙化灶为斑点状。 空洞: 鳞癌空洞的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 癌性空洞的典型表现为厚壁或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成结节状,外壁成波浪状或分叶状。多为偏心性。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3种可能: a.真性肺大泡或支气管囊肿内发生肿瘤;b.肿瘤广泛坏死;c.肿瘤压迫或堵塞邻近支气管致肺气肿、肺大泡形成,以后癌组织靠大泡壁生长而成。 空洞壁的厚度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一般认为,壁厚≤4mm偏向于良性,而壁厚≥15mm偏向于恶性。不论壁的厚薄,如显示内壁不规则,尤其是当有壁结节时,则为癌性空洞的重要依据。 图13 图14 图7 若肿块中心部坏死,经支气管排除后可呈壁厚薄不均匀的偏心性空洞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6空泡征 图17 图18支气管充气征 图19 同例术后标本扫描,使支气管走行与扫描层面平行 右下肺外基底段支气管充气征 图20胸膜凹陷征 图21 图23 看标本 图24 图25胸膜浸润 图26 图27邻近血管支气管改变 肺门与瘤体间见血管集束征 图28 支气管到达肿瘤表面后被阻断 图29 支气管进入瘤体内部 图30肿瘤的强化 肿瘤均匀强化 图31 肿瘤边缘带状强化 图32 肿瘤结节样强化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 攀钢密地医院放射科 周围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段及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1/4,以腺癌多见。其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因素之一。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性患肺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女性则高达10倍。 分类: 周围肿块型肺癌 周围肺炎型肺癌 周围肿块型肺癌为肺内肿块性病变、边缘呈分叶状或整齐,瘤--肺境界面可有间质反应,肿瘤周围也可有 薄层膨胀不全带。有的肿块内形成瘢痕或坏死。瘤体位于胸膜下及肿瘤内有较多瘢痕时,肿瘤表面胸膜可向瘤体内陷入,形成胸膜凹陷。肿瘤坏死经支气管排出后则形成空洞。 周围肺炎型肺癌可占据—个肺段的大部分、一个完整肺段或一个以上肺段,有时甚至可累及一个肺叶。其病理大体形态与大叶肺炎相似。在病理切面上可清楚看到肺小叶间隔。肿瘤周边部与正常肺组织移行,缺乏明确界线。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各级支气管不易受肿瘤侵犯。 临床表现: 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咯血、喘鸣、胸闷等。 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声嘶等。 由癌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头痛、呕吐、局部疼痛、腹水、淋巴结肿大等。 癌作用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癌综合症。 周围型肺癌的CT检查: CT的优点在于能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特别对于心脏后、脊柱旁沟和在肺尖。近膈面下及肋骨头部极有帮助。CT还能辨认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CT亦能显示肿瘤有无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另外它还有利于胸内转移瘤的发现及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表现为肺内孤立性肿块或结节。一般认为早期周围型肺癌标准定在肿瘤直径2cm以下。而进展期肺癌瘤体直径多在4cm以上。我们下面从周围型肺癌的瘤体内部、肿瘤一肺交界面、肿瘤邻近结构改变等,综合叙述其CT表现。 肿瘤-肺交界带的CT表现 分叶征: 病灶边缘呈凹凸相间,似分叶状,此为周围型肺癌最主要的征象。但也有部分肿块的边缘呈浅分弧状或光滑的球形。在病理上分叶外凸部分和切迹部分均为肿瘤细胞浸润生长及间质反应。由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不均衡及邻近的支气管或血管暂时及局部地阻碍癌细胞发展造成的肿瘤边缘浅弧状凹凸不平及切迹,形似分叶状。支气管、血管进出肿瘤及胸膜陷入的部位可形成明显的凹陷。(图1-3) 瘤体的边缘多毛糙见毛刺征或棘突征。 毛刺征: 从肺窗观察,毛刺征表现为自瘤灶边缘向周围肺野伸展的呈放射状、无分支的细、短线条影,近瘤体处略粗。但并不是所有层面或整个一周都能清楚看到。往往以远肺门处显示概率最高。 产生该征象的主要原因为病灶邻近2—3cm范围内,肿瘤细胞浸润瘤体周围肺支架结构,并见炎性反应及肺气肿。肺泡壁、小叶间隔相互聚集靠向瘤体,呈收网状。 (图8、9) 棘突征: 在CT影象上表现为病灶边缘长2—6mm,宽2.5—6.6mm的棘形突出,其顶端尖锐或钝圆。病理大切片可见从肿瘤病灶向肺组织内伸出的大小不同突起,其成分为肿瘤浸润及间质增生。故可以认为其为肿瘤生长的尖端部位,是向邻近肺组织浸润的肿瘤组织。(图10-12) 肿瘤-肺交界带的非典型表现为肿块近胸膜一侧的病灶边缘模糊,可能与淋巴逆流致胸膜和小叶间隔增厚有关。发生率可达23%。 总之,肿瘤-肺交界带的形态学改变主要取决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宿主的反应。通常在纵隔窗上我们重点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