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护体监测 锚杆:锚固力——拉拔试验;锚杆应力——锚杆测力计 喷层(二衬):应力应变——混凝土应变计 钢筋网:钢筋受力——钢筋应力计 支架:支架受力——压力盒 支架压力 (格栅钢架、工字钢) 支护体监测 * 直接预报法 地质分析法 地球物理法 综合分析法 超前导坑法 水平钻孔法 地质编录预报法 地质体投射法 断层参数预测法 BEAM法 红外探水法 地质雷达法 共偏移距剖面法 TRT真地震反射成像法 HSP水平声波剖面法 TST地震波成像法 地震负视速度法 TSP地震反射波法 收集地质资料 施工地质编录 围岩特性测试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探测与预报方法 1 隧道监控量测及地质超前预报 * 目前国内外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研究的总体水平还处于发展之中,不完全成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现阶段使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主要是以各种反射地震技术为主,地质雷达为辅,高密度电法的应用还不普遍。地质雷达对含水构造敏感,但预报的距离较短,在20-30m以内。反射地震的预报距离可以超过100m。 1 隧道监控量测及地质超前预报 * 在隧道内使用反射地震进行超前预报时,观测空间有限,同时隧道围岩不同方向都可能形成反射,使之在解释与判别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有效地使用反射地震信号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在观测方式和处理方法方面形成了几种不同的专门技术,其中包括负视速度法、水平剖面法(HSP),TSP、TRT和TST等预报技术,这些技术都属反射地震预报技术,代表了不同的研究阶段和技术特点。 1 隧道监控量测及地质超前预报 * TSP超前预报方法(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是由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用于隧道超前预报的技术。该方法在欧洲、亚洲有很多应用,中国先后引进了该公司的TSP202、TSP203等超前预报系统,特别是铁路系统引进数量较大。TSP的观测是由一个三分量检波器承担,埋入隧道侧壁岩体中1-1.5m,炮点设于隧道同侧边墙岩体内,等间距排列,与接收点在一条平行隧道走向的直线上,观测方式与国内的‘负视速度法’的观测方式基本相同。TSP方法与‘负视速度法’的主要区别是在资料处理方法上,它是采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在偏移成像之前进行二维Radon变换,利用视速度的差异,消除与隧道走向近乎平行界面的反射波。在铁路、公路系统有很多应用,有的成功,有的失败。随着近年来在中国的应用,发现TSP存在很多技术缺陷,主要是在观测方式和软件处理方法缺乏严谨的物理基础,臆造性较大,与真实地质情况不符,造成了很多漏报、误报和工程事故。 * 探测结果 反演系统 传感器 震源 断层 隧道中的TSP TSP超前预报 * GPR地质雷达(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中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 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汛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 由于地质雷达的探测是利用超高频电磁波,使得其探测能力优于例如管线探测仪等使用普通电磁波的探测类仪器,所以地质雷达通常广泛用于考古、基础深度确定、冰川、地下水污染、矿产勘探、潜水面、溶洞、地下管缆探测、分层、地下埋设物探察、公路地基和铺层、钢筋结构、水泥结构、无损探伤等检测。 * 2、通风降尘措施 1、通风任务及目的 给隧道内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稀释并排出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 调节隧道内空气的温度、湿度; 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为保证安全、质量、进度奠定基础。 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要求 序号 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 1 一氧化碳CO 0.0024 2 二氧化氮NO2 0.00025 3 二氧化硫S02 0.0005 4 硫化氢H2S 0.00066 5 氨NH3 0.004 * GPR地质雷达(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雷达记录示意 * 2、通风降尘措施 2、通风方式选择 压入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方式应用范围广,目前大多数隧道施工中依靠独头压入式通风在3~5km独头掘进距离上依然可以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 2、通风降尘措施 特长隧道掘进至1.5km深度时,为保证掌子面空气质量,在洞内1.5km处再串联一台轴流风机和相应的风管向掌子面送风,以改善洞内空气质量。 * 2、通风降尘措施 除了机械通风外,在爆破、出碴、喷混凝土作业时进行喷雾洒水以清除这些作业所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