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入学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五莲一中国际部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知识积累(20分) 1.从六书的角度看,《诗经·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中的“采”字属于以下汉字构型法的哪一种?(3分)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简册”。简册是怎样书写的?(3分) A.用毛笔写 B.用刀刻字 C.先用毛笔写再用刀刻 D.用火烤字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3分)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4.下列哪一项比喻不尽恰当?(3分)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容: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5.名篇名句默写(8分) ⑴在《论语》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⑶《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精彩绝伦的弹奏后,写听者深感震撼,周遭静寂无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而白居易听罢琵琶女的诉说,想自己被贬境况,发出“______________”的感叹,表达感同身受、羁旅寥落之感。 ⑷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二、课外阅读(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 书善最堂卷后 (明)刘基 ⑴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⑵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①。王之言,天下之格言也,人以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然“善”之云,不过概而言之,求诸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云云而已也。 ⑶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不掩道之不明□久□。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古之人有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⑷且题匾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炫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歌以为娱也?故屈子曰:“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也。 [注]①“所谓”句:东汉明帝问东平王,在家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乐。” 6.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3分) A.者 也 B.乎 矣 C.矣 也 D.也 矣 7.对第⑴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求文章和写文章两方面指出“言”不可随意。 B.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匡正自己的学问。 C.陈舜中随意向作者求取文章是不合适的。 D.作者认为他写文章可以帮助陈舜中明白道理。 8.对第⑵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类比陈舜中,指明他应该如何行善。 B.将陈舜中和圣贤对比,指出他应如何为道。 C.指出圣贤关于“为善”的见解是笼统的。 D.强调“为善”落实到实践中必有其方法规律。 9.对⑶⑷段理解分析最不恰当的是(3分) A.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是有些人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 B.作者举杨墨、郭公的事例,是为了给陈舜中树立行善的榜样,表明自己“立言以明道”的写作目的。 C.以古人铭文自警成德与时人题匾炫耀形成对比,批判世俗之人人标榜自己、名实不一的流弊。 D.引用屈子的“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名句,有力地强调了“善”必须名实一致的道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2题。(12分)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