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秦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docxVIP

诗词赏析:秦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下面是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宋代秦观   秋容老尽芙蓉院。   草上霜花匀似翦。   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   红袖时笼金鸭暖。   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译文   因为是严秋时节,院里的荚蓉树已开始凋零了,院落里的花草上也匀匀地洒上了一层白霜。   华美的楼阁上,我们靠近而坐。   主人频频斟酒,不让杯子有空的时候。   外面秋风呼呼,吹得绣帘吱吱作响,可满屋子仍然散发着惬意的香味。   她用纤长的手指,慢慢弹着饰有白银的古筝,弹累了,手冷了,就在手炉上稍稍取暖休息。   尽管岁月已到了秋季,万物凋零了,可她的脸上似乎还留着春天的颜色,红艳艳的,其实那是酒后红晕啊!   注释   秋容秋光,秋色。   芙蓉此指木芙蓉,秋季开花,湖南一带多栽培。   匀均匀。   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指作者与义*相会饮酒的地方。   促坐迫近而坐。   玉纤女子手指的美称,拟其细腻白皙。   银筝雁,古筝上的弦柱,因其斜列如雁阵,并以银为饰故称。   金鸭指金鸭形的取暖手炉,因体积较小,可笼在袖中。   春红此指因酒醉而绯红的双颊。   春,唐、宋时常指酒,如剑南春。   红,酒后脸上的红晕。   赏析   词的上阕,重在描绘时序和场景。   时当秋深,芙蓉院里,秋容已老,一派衰败之象。   庭中小草也已枯黄老死,上面凝聚着颗颗霜花。   匀似剪,谓草上朵朵霜花,十分均匀,好似剪裁而成。   此句盖化用李贺《北中寒》诗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   接下来两句,交待场景。   仕途蹭蹬、宦海沉浮的词人,在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时,竟受到热爱其词的义*母女的尊重,引他上西楼,还盛情相待,迫近而座,清歌侑酒,使词人内心获得了片刻的安慰,所以,在当时楼上众多的物象中,惟有那风压绣帘香不卷最令敏感的词人动心,最为他所注意——这清歌妙吟的西楼,成了他疲惫身心的避风港。   下阕由景及人,着笔描写为他弹琴哦词的义*。   由于敬慕词人,对其所作得一篇,辄手笔口哦不置,所以这位义*在与心中的偶像相聚一处时,当然会尽其所能为词人吟唱,所以,词中重点描绘了义*弹唱时的动作神态。   玉纤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当时义*表演时态度的认真。   玉纤跟红袖相对,银筝与金鸭相衬,极富色彩感,一副装束,显得华贵而高雅。   慵整和时笼的动作和神态,又刻画出这位义*的娇美可爱。   末尾两句,画龙点睛,描绘她脸部的神采。   酒逢知己干杯少,在词人自己酒杯深的同时,义*也在慵整和时笼中不知不觉饮酒过多,以至于双颊绯红。   这里,岁华一任委西风一句,含意相当深刻,不可轻易放过。   西风即秋风,西风一起,表明秋季已到,万物都将衰老枯萎。   词人说醉红双颊的义*将岁华委于西风,暗示此*花容已老。   将这种感触跟她因为酒醉而泛起的春红相映衬,寓有美人迟暮之感。   而且,透过作者的词笔,似乎还传达出他隐约的身世之悲。   只是,这种情绪被处理成一个义*的神态,以一种艳思弱化掉了那一声长叹。   身世之感,打并人*之中,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手法。   整首词直叙词人眼中所见,感情平稳深敛,心绪的起伏被潜置于词所描绘的景象人物背后。   但是,从词人所撷取的物象,所营造的气氛中,读者可以隐约感受到被贬的词人内心的愁绪。   面对眼前的红颜知己,听她吟唱着自己所填的妙词,作者没有表现出一丝兴奋和激动,而是平静的心情观察着这一切。   是他心中没有痛苦,还是他暂时忘却了痛苦?都不是,是他在用眼前的平静在掩饰着内心的痛苦。   词的末尾两句,隐约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波澜那一任岁华委西风的放旷,那醉脸上的春红,是那位红颜知己,也是作者本身!芙蓉院*能与她仰慕的词人相见,歌彼之词,献己之技,对她而言,当然是一件幸事。   被盛情相邀,殷勤相侑的词人,在洒杯深之后,当然也会春红满脸。   那歌,那酒,此时成了沟通彼此情感的桥梁,而秋容老尽的芙蓉院*的处境,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对自己的身世、地位的联想!所以说,词的末尾两句,看似写对方兴之所至时的忘情,实际上已经暗含着词人自己悲苦的内心感受。   《词则·闲情集》卷一中评此词顽艳中有及时行乐之感。   可谓一语中的。   唐朝诗人自居易被贬浔阳巧偶琵琶女时作同是天涯沦落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