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曹雪芹《忆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文学家,小说家。   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   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下面是   忆菊   清代曹雪芹   怅望西风抱闷思,   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   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   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   慰语重阳会有期。   赏析   要理解这首诗,我们就必须首先明白宝钗所忆的究竟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她所忆的,当然是菊花。   但菊花在这里象征什么呢?传统红学在这个问题上的解释是,菊花象征薛宝钗出家远去的丈夫,即贾宝玉。   并且倾向于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说成是所谓的孤居怨妇的惆怅情怀。   但这种解释本身就是明显有问题的。   首先,这种说法与脂批对后文的提示相龃龉。   戚序本第7回脂批有云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   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戚序本第7回双行夹批而宝钗《忆菊》中却说谁怜为我黄花病,如果宝钗真的到了为思念宝玉而病的程度,又岂能说是虽离别亦能自安?其二,传统红学的解释也不符合宝钗自己对人生聚散的达观认识。   第22回,宝钗《更香谜》,其末一句的说法是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无独有偶,第70回,宝钗在《临江仙·柳絮辞》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如果宝钗是为思念宝玉而到了为之痴、为之病的地步,又如何是风雨阴晴任变迁?如何是任他随聚随分?因此,把诗中的菊花解释成贾宝玉,把整首《忆菊》诗解释成所谓的孤居怨妇的惆怅情怀,实际上是完全讲不通的!这里的菊花,还应该理解为宝钗高洁的社会理想方是。   同回,宝钗作《螃蟹咏》讽时骂世,其中一句即云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姜,老辣之物也。   比喻运用权力和法律,对螃蟹一样的恶势力进行惩罚和制裁。   菊,高洁之物也,与姜对举,即比喻高洁的社会理想。   第42回,宝钗私下里对黛玉表示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   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第42回   可见,男女各守其份,当官的清正廉洁,商人、农民努力为社会创造并积累财富,这就是宝钗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却是不存在的。   正如宝钗所看到的那样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   那些读书做官的男人,读了书倒更坏了。   故,宝钗不惜颠倒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等级秩序,严厉批评那些士人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这样也自然引出一个话题,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已经失落,宝钗当然要为之忆。   而这才构成了《忆菊》的主题。   ——菊者,理想中高洁的社会。   所谓忆菊,就是追忆失去的理想社会!   从整体来看,宝钗的《忆菊》诗即表现了宝钗对在现实中已经失落了的那个理想社会的苦苦追忆之情。   而把这首诗与宝钗的另一首《画菊》诗对看,一忧虑、愤懑,一潇洒、解脱,这同时也暗示了宝钗的人生观必将由忧世、愤世,而走向出世、遁世的趋势。   慰语重阳会有期是不可得的,只能粘屏聊以慰重阳。   那么,再往后呢?只能到佛、道的出世哲学中去寻找精神归宿。   故,宝钗最后必然是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必然是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而这就是脂砚斋所说的虽离别亦能自安的心态,以及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精神了!【诗词赏析曹雪芹《忆菊》】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