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感觉论 * 随着教育、心理学科的发展,其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充实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系统科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80年代后,认知理论的信息加工理论被教育技术工作者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9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也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传播理论 传播可以看作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并和受传者进行交流,以达到相交影响的一种活动。 如:教学过程 传播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施拉姆是最早的传播学者。 * 1、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 1948年,美国的拉斯维尔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W”模式,即: 谁(who)、说了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五W”模式把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产生什么效果 传播者 信息 媒体 接受者 效果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体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 2、香农-韦弗模式 是信息(号)的发射、传输、接收过程。 3、施拉姆关于“经验”范围传播模式 施拉姆强调传者与受者都是积极的主体,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反应,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根据模式,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动机、兴趣、经验等,尽可能在师生双方“经验范围”的相同部分构成有效的教学传播,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学生的“经验范围”。 * 4、贝罗模式 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信息源、信息、通道、和接受者。 信息源和接受者: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是其自身的传播技术、态度、知识水平、社会系统以及所具备的文化背景。 影响信息的因素是符号、内容和处理方法。 通道是传播中的各种媒体、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媒体。 * 二、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指个体经验的获得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以指导人类的学习。 比较有影响的几大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应(S-R)的联结过程,主张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内省,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的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学习者个体的行为,或使学习者模仿他人的行为。 重视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对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在一个无条件刺激时产生的反应,如果在无条件刺激的同时反复加一个中性刺激,此后若只有中性刺激也能产生反应,则称这种现象为条件反射,即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使得无条件也能引起的反应。从这一角度出发,巴甫洛夫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 (2)华生的行为主义观 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的几种反射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S-R)而形成的。 * (3)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除S-R外,他在总结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学习定律: 准备律-当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以活动就带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会感到烦恼。 练习律-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效果律-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会被削弱或淘汰,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 (4)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观 他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在学习中,对学习者所希望的行为及时进行强化,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是不同于经典条件反射的另一种基本学习机制,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物,但它要与条件刺激物同时或稍后出现,条件反射才能形成。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同反应相结合,即有机体必须先做出适当的反应,然后才能得到强化。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有重大的影响。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 强调可观察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或个体模仿他人的行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 2、认知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学习理论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期中考前动员班会 课件.pptx VIP
- 05 专题五:二次函数与面积关系式、面积最值问题(铅锤法);中考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分类突破练习.docx VIP
- xfer records serum血清合成器中文说明书.pdf VIP
- 审美鉴赏与创造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南昌大学.docx VIP
- JB∕T 7947-2017 气焊设备 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用炬.docx VIP
- 响应曲面法(RSM).pptx VIP
- 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预算定额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PDF
- 高频精选:保险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课件-响应曲面法.pptx VIP
- 村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4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